说到医院的英语,你是不是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 Hospital ?没错,这是个万能词,但你要真以为靠这一个词就能在国外的医疗体系里横着走,那可就太天真了。我跟你讲,那感觉就像你只带了一句“你好”就想去闯荡江湖,分分钟就会被各种专有名词拍在沙滩上,晕头转向。
真的,那种在异国他乡,身体不适,面对着一堆看不懂的指示牌和听不懂的术语时的无助感,经历过一次就终身难忘。所以今天,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的,咱们来点实在的,把医院里里外外、从人到部门的那些英语称呼,给你扒个底朝天。
首先,咱们得把“医院”这个大概念给掰扯清楚。

你以为所有的看病地方都叫 Hospital 吗?不全是。 Hospital 指的是那种规模宏大、科室齐全、能住院、能做大手术的综合性医院。咱们国内的三甲医院,就妥妥的是 Hospital 。
但如果你只是个头疼脑热、小感冒或者皮肤过敏,去的地方很可能叫 Clinic 。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诊所”。 Clinic 通常规模小一些,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医生,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比如牙科诊所 ( Dental Clinic ) 或者社区里的全科诊所。它更像是我们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打一个方便快捷,看个小病拿个药,搞定。
还有一个你必须刻在DNA里的词: Emergency Room ,简称 ER 。在英联邦国家,比如英国和澳大利亚,他们更喜欢叫 A&E (Accident & Emergency) 。这俩都是“急诊室”的意思。记住,只有在十万火急、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才去这里!比如严重车祸、心脏病突发、呼吸困难。别因为个小感冒就往 ER 跑,不然你可能会等到天荒地老,而且账单会让你心如刀割。
好了,分清了去哪儿,咱们现在“走进”医院内部,看看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科室( Department )都叫啥。
这可是重头戏,迷路了可就抓瞎了。
-
Internal Medicine :内科。这绝对是医院里的“大陆板块”,很多病症的初步诊断都是从这儿开始的。感觉身体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清楚具体是啥?先来这儿看看。
-
Surgery :外科。简单粗暴,动刀子的地方。这个词下面又能分出一大堆,比如 General Surgery (普外科), Neurosurgery (神经外科), Orthopedics (骨科)——专门处理你那些骨头、关节、韧带的麻烦事。
-
Pediatrics :儿科。这个词发音有点可爱,一听就是跟小孩子打交道的。带娃看病,直奔这个牌子就对了。里面的医生叫 Pediatrician 。
-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B/GYN) :妇产科。这个缩写一定要认识! Obstetrics 是产科,管生娃的; Gynecology 是妇科,管女性健康的。老外图省事,直接把它们捏一块儿,念作“O-B-G-Y-N”。
-
Cardiology :心脏科。但凡跟心脏、血管相关的毛病,都归这儿管。医生叫 Cardiologist 。
-
Dermatology :皮肤科。脸上长痘、身上起疹子,找它准没错。
-
Oncology :肿瘤科。希望你永远也用不到这个词,但有必要知道。
-
Ophthalmology :眼科。眼睛不舒服?找它。跟它容易混淆的是 Optometry (验光配镜),后者通常在眼镜店里,不属于医院的科室。
-
Radiology / Imaging Department :放射科或影像科。拍X光( X-ray )、做CT扫描( CT Scan )、核磁共振( MRI )都在这儿。白晃晃的灯光,巨大的机器,就是这里了。
-
Pharmacy / Dispensary :药房。医生给你开了药方 ( prescription ),你就得拿着它来这里取药 ( pick up the medication )。
-
Outpatient Department (OPD) :门诊部。这个概念很重要。你只是来看病、检查、拿药,不需要住院,那你就是个 outpatient (门诊病人)。
-
Inpatient Department :住院部。需要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和观察,那你就是个 inpatient (住院病人),住的地方就是这儿。
除了这些“硬件设施”,医院里的“人”你怎么称呼?
-
Doctor :医生。最笼统的叫法。
-
Physician :内科医生。通常指那些不开刀,通过药物等方式治疗的医生。
-
Surgeon :外科医生。拿手术刀的那位。
-
Specialist :专科医生。比如上面提到的心脏科专家 Cardiologist ,皮肤科专家 Dermatologist 。
-
General Practitioner (GP) / Family Doctor :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这在很多西方国家是你看病的第一站。你不能像在国内一样,觉得自己心脏不舒服就直接挂个心脏科专家号。你得先去看你的GP,由他来判断你是否需要转诊 ( referral ) 给专科医生。他们是你健康的总管家。
-
Nurse :护士。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医院里最忙碌、最不可或缺的天使。
-
Receptionist :前台接待员。你进门第一个打交道的人,负责帮你登记 ( register )、预约 ( make an appointment )。
现在,咱们把这些词串起来,模拟一个真实的场景。
假设你摔了一跤,胳膊疼得不行。你冲进医院,第一句话可能就是对前台喊:“I need to see a doctor! My arm hurts badly!” (我需要看医生!我胳膊疼得厉害!)。
接待员可能会问你有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就不会让你去 ER ,而是引导你去 Orthopedics (骨科) 的 Outpatient Department (门诊部) register (挂号)。
见到 Orthopedist (骨科医生)后,他可能会说:“I think you might have a fracture. We need to get an X-ray.” (我怀疑你骨折了,得去拍个X光片)。
于是你拿着单子,跌跌撞撞地找到 Radiology Department (放射科),拍完片子,再回到医生那里。医生看了片子,告诉你:“Good news, it’s not a fracture, just a severe sprain.” (好消息,不是骨折,只是严重扭伤)。
然后他会给你开一个 prescription (药方),让你去 Pharmacy (药房) 取药。整个流程,你看,是不是把这些单词都用上了?
掌握这些词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炫耀。它是一种能力,一种在紧急情况下能准确表达自己、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宝贵时间的能力。它更是一份心安,让你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冰冷的医疗器械和严肃的白大褂时,能少一分慌乱,多一分从容。
所以,别再只知道一个 Hospital 了。把这些词,这些场景,印在脑子里。希望这些“救命”的词,你永远用不上,但万一需要,它能给你一份最实在的底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