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盘点历年来怎么称呼女士英文:Mrs, Miss, Ms.别再用错!

这事儿得从我刚上班那会儿说起。那时候,战战兢兢地给一个国外客户回邮件,开头怎么也下不了笔。对方叫Elizabeth Green,我哪知道她结婚了没?用 Miss 吧,万一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会不会觉得我太轻佻?用 Mrs. 吧,万一人家是独立新女性,或者根本没结婚,岂不是冒犯?那感觉,就像在雷区里跳舞,每一步都可能踩空。

最后,我看到她自己的落款前用了个 Ms. ,当时真是如获至宝。这个小小的、仅由两个字母组成的词,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社交场上的救命稻草。

你看,一个称呼而已,背后却是一部浩浩荡荡的社会变迁史,特别是关于女性身份认知的演变。今天,我就想跟你掰扯掰扯这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英文女士称谓,它们可远不止是“已婚”和“未婚”那么简单。

超全盘点历年来怎么称呼女士英文:Mrs, Miss, Ms.别再用错!

曾经的二元世界: Miss Mrs.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语世界里对女性的称呼,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Miss ,这个词念出来,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不是那种穿着泡泡袖裙子、扎着马尾辫、不谙世事的年轻姑娘?或者是维多利亚时代小说里,那个等待着良人来求婚的少女?没错, Miss 这个词,天生就带着一种“未完成”的意味。它的潜台词是:年轻、单身、尚未归属于某个男性。它指向的是她的家庭背景——她是某某先生的女儿。

所以,在过去,称呼一位女士为 Miss Smith ,不仅是在叫她的名字,更是在无声地宣告:“这位是史密斯家的千金,她还没结婚。”这里面有种微妙的审视。对于年轻女孩来说,这或许是天真烂漫的标签;可对于一位年长的、终身未婚的职业女性呢?这个称呼就可能带上一丝尴尬,甚至是一点点怜悯的色彩。想想那些老电影里被称作“old miss”的老处女角色,你就懂了。

然后是 Mrs. 。这个词,来头可大了。它的完整形式是 Mistress ,本意是“女主人”,掌管一个家庭的女当家。听起来是不是挺有权力的?但吊诡的是,随着时间推移, Mrs. 渐渐地、完全地和丈夫捆绑在了一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Mrs. John Smith ”(约翰·史密斯夫人)。

你敢信吗?在这个称呼里,这位女士自己的名字(first name)完全消失了!她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彻彻底底地成为了“约翰·史密斯的太太”。一个称呼,就这样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另一个人的附属品,一个美丽的影子。她的身份,她的社会价值,完全由她的婚姻状况来定义。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尊重,但在今天看来,这简直是一种身份上的“除名”。

这个非A即B的体系,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把所有女性划分为“他人的”和“待成为他人”的两类。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属于谁。

一场温柔的革命: Ms. 的诞生

然后,石破天惊的 Ms. 出现了。

Ms. 的出现,简直就是一场写在信封和名片上的女权主义革命。它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而兴起,它的诉求简单而又强大: 请根据我是谁来称呼我,而不是根据我嫁给了谁。

Ms. (发音是/mɪz/,带着一点点震动的尾音)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完美地模糊了婚姻状况的界限。就像男性的 Mr. 一样,无论这位先生是钻石王老五还是二十四孝好老公,他都是 Mr. 。凭什么女性就得在脑门上贴个标签,告诉全世界“我已婚”或“我未婚”?

Ms. 的推广,一开始是充满争议的。很多人觉得它“不伦不类”,是个“怪胎”。但它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它把选择权交还给了女性自己。你可以结婚,但你依然是 Ms. Wang ,而不是必须成为 Mrs. Li 。你的职业身份、你的个人成就,不应该被你的婚姻状态所掩盖。

所以,回到我开头的那个故事。为什么说 Ms. 是救命稻草?因为在商务场合,在任何你不确定对方具体情况的正式沟通里, Ms. 是最安全、最尊重、也最职业的选择。它传达的信息是:我尊重你作为一名独立的专业人士,你的婚姻状况与我无关,我也不想去打探。

现在, Ms. 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如果你写邮件、发邀请函,不知道对方的偏好,用 Ms. ,永远不会错。

那些更微妙的场景: Ma’am Dame

当然,称呼的世界远不止这“三大巨头”。

比如 Ma’am 。这个词,尤其在美国,用得非常普遍。它源自 Madam (夫人,女士),是一种非常正式且尊敬的称呼。在服务行业,店员对顾客说“Can I help you, ma’am?”,这是标准的礼貌用语。在军队或警察系统里,下级对女性长官也会用 Ma’am

但有趣的是, Ma’am 这个词也有点“年龄感”。很多年轻女性第一次被人叫做 Ma’am 的时候,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感觉自己好像瞬间老了十岁。它不像 Miss 那样指向“年轻未婚”,但它确实带有一种“您是一位成熟/年长女性”的暗示。所以,用的时候也得看场合和对方的反应。

而在英国,还有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 Dame 。这可不是随便能用的。它等同于男性的 Sir (爵士),是英国王室授予有杰出贡献的女性的一种荣誉头衔。比如著名的演员 Dame Judi Dench (朱迪·丹奇女爵)。称呼她时,就要用 Dame Judi ,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

面向未来的包容: Mx. 的兴起

语言是活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就在我们以为 Ms. 已经是最终解决方案的时候,一个新的称呼悄然出现,并且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那就是 Mx.

Mx. (发音通常是/mɪks/或/mʌks/) 是一个性别中立的称谓。它的出现,是为了尊重那些不认为自己是传统二元性别(男性或女性)的人,比如非二元性别者、跨性别者等等。

它的逻辑和 Ms. 一脉相承:一个人的称谓,不应该暴露TA不想暴露的个人信息。 Ms. 隐去了婚姻状况,而 Mx. 则更进一步,隐去了性别。它代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包容和尊重:我尊重你对自己身份的定义,无论那是什么。

如今, Mx. 已经被许多官方机构、公司、词典所接受。在填写表格时,在称谓选项里看到 Mr., Mrs., Miss, Ms. 旁边多了一个 Mx. ,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从必须标明婚姻状态的 Miss/Mrs. ,到捍卫个人隐私的 Ms. ,再到跨越性别框架的 Mx. ,英文中对女士(以及更广泛的“人”)的称谓,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深刻的道路。

它告诉我们,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用语,背后其实是权力关系、社会规范和个人身份认同的角力场。每一次称谓的演变,都是一次观念的解放。

所以,下次当你再纠结于如何称呼一位英文世界的女士时,不妨想一想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你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词,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对方身份的理解和尊重。

而最稳妥的,永远是那句:如果不确定,就用 Ms. 吧。这小小的两个字母,承载着一个世纪的抗争与智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