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要成我后妈了。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陪我逃课、一起吐槽八卦、失恋了抱着我哭的女人,现在要嫁给我爸了。这事儿荒唐得像三流小শনের剧情,可它就这么砸我脸上了,邦邦硬。全世界的难题,我觉得都比不上我眼下这个: 闺蜜变后妈怎么称呼她 ?
这真不是矫情。一个称呼,背后是身份、是关系、是界限,是一切社会伦理的总和。以前我喊她“宝贝儿”、“死鬼”,或者直接连名带姓地吼,她都笑嘻嘻地应着。可现在呢?

我对着镜子试过。
叫“ 妈 ”?
我差点当场吐出来。我亲妈的照片还在我床头柜上摆着呢,我怎么张得开这个嘴?对着一张昨天还跟我一起敷面膜、讨论哪个男明星腹肌最赞的脸,喊一声“妈”,这不叫尊敬,这叫惊悚。我爸要是听见,估计能乐得三天睡不着觉,觉得我们这个“重组家庭”和谐美满得能上电视了。可我呢?我感觉像背叛。对我妈的背叛,也对我俩曾经那段友谊的背-叛。
那叫“ 阿姨 ”?
更别扭了。阿姨是什么?是隔壁那个热情但总爱打听你成绩的王阿姨,是路上遇到的需要让座的长辈。我喊她“阿姨”,就等于亲手在我俩之间划开一道鸿沟,一道叫做“辈分”的天堑。她立马从我的“同伙”,变成了我爸的“附属品”。我能想象那个画面:她穿着我爸给她买的、品味堪忧的羊绒衫,我毕恭毕敬地喊一声“李阿姨好”,然后空气凝固得像果冻。她尴尬,我更尴尬。这简直是把我们过去那些年的青春岁月,一笔勾销。
那直接 叫名字 ?
听起来好像是目前最安全、最正常的选项了。可你仔细品品,这里面的潜台词才叫一个暗流汹涌。在家里,当着我爸的面,我直呼他老婆的大名,这算什么?挑衅吗?显得我多没规矩、多不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向外人介绍的场合,“这是我爸,这是……陈静。” 这个停顿,这个省略号,里面包含了多少内心戏,只有我自己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哦,这闺女跟后妈关系不好啊。” 我简直能脑补出七大姑八大姨们同情又八卦的眼神。
真的,我快疯了。
这件事最让人拧巴的地方在于, 关系 的错位带来的是情感的撕裂。她不再仅仅是陈静,那个可以跟我通宵聊八卦、吃同一桶泡面、分享所有小秘密的陈静了。她多了一个身份,一个沉甸甸的、足以压垮我们友谊的身份——我爸的妻子,我的继母。
我记得,我爸刚告诉我他跟陈静在一起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的。大脑一片空白,像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冰水,不是冷,是麻木。我爸还一脸期待地看着我,那种中年男人找到了第二春的油腻幸福感,在我看来格外刺眼。他说:“静静你不是最熟吗?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可得对她好点。”
我当时什么都没说,把自己关进房间里。我翻着手机里和她的合照,从高中时代的大头贴,到大学毕业旅行时在海边的傻笑,再到上个月我们还一起去探店的网红咖啡馆。照片里的我们,笑得没心没肺。可现在,我看着她的脸,感觉无比陌生。
我甚至开始恶意地揣测,她是不是早就对我爸有想法了?我们那些闺蜜间的谈话,有多少关于我家的情况,成了她“攻略”我爸的情报?这种想法很阴暗,很伤人,可我控制不住。因为我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朋友,我是失去了一个可以完全信任和依赖的港湾。
现在, 怎么称呼她 ,成了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坎,一道象征着我是否“接纳”这个现实的坎。
我的一些朋友给我出主意。
有人说:“就叫英文名呗,叫Cathy什么的,洋气又显得亲近,还能模糊辈分。” 可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姑娘,哪儿来的英文名?临时现取一个吗?太刻意了。
还有人说:“要不你俩商量着,取个专属昵称?” 我想象了一下,我俩坐下来,像谈判一样,一二三罗列称呼的备选项,然后打分、筛选、最后敲定一个……这场景,比叫“妈”还诡异。
我现在想通了一点,可能纠结于 怎么称呼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我内心里过不去的坎。是我对那段纯粹友谊的哀悼,是我对我爸这么快就另寻新欢的些许不满,是我对自己未来在这个“新家”里角色的迷茫。
称呼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当我们之间那份自然、亲密无间的 关系 已经变质,用任何称呼去粉饰,都显得苍白无力。
或许,我需要时间。
我爸和她,也需要给我时间。
这几天,她在家里,我们俩的交流基本靠眼神和“嗯”、“啊”之类的语气词。我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也知道,这事儿急不来。
昨天吃饭,她给我夹了一筷子我最爱吃的糖醋里脊,轻声说:“多吃点,你最近都瘦了。” 语气还是以前那个熟悉的陈静。我愣了一下,没说话,默默地把那块肉吃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或许我不用急着给我们的新关系下一个定义,不用非得找一个完美的词来称呼她。当“闺蜜”这个词已经成为过去式,“后妈”这个词又过于沉重时,或许最好的称-呼,就是暂时的沉默。
让时间去冲刷掉那些 尴尬 和不适,让新的生活习惯慢慢建立。也许有一天,我会找到一个自然的、只属于我们之间的新称呼。
也许,就叫她“喂”。
开个玩笑。
但说真的,如果你的闺蜜也成了你的后妈,别先急着问 怎么称呼她 ,先问问自己的心,该如何安放那段一言难尽的过去,和那个面目全非的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