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么一个瞬间,在喧闹的本丸里,万籁俱寂,只听得一声清冽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呼唤。
那声音,属于 歌仙兼定 。
而他呼唤的对象,是那个永远吵吵闹闹、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时代尖端弄潮儿的 和泉守兼定 。

“ 兼さん 。”
就这两个字。平平淡淡,像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甚至都听不见回响。可你若是细品,那水面下荡开的涟漪,简直是一整部关于“之定”刀派的爱恨情仇、风雅与现实的碰撞史。
说真的, 歌仙怎么称呼和泉守 ?这个问题,乍一看简单到可以用三个字回答完毕: 兼さん (Kane-san)。但如果答案就这么简单,那我们这些审神者,又何必在夜深人静时,对着刀帐上那两个并肩而立的身影,咂摸出万千滋味呢?
这声“ 兼さん ”,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充满了歌仙个人风格的“话术”。它不是亲昵的昵称,也不是生疏的官称,它悬浮在半空中,用一种极度微妙的距离感,包裹着千言万语。
我们来拆解一下。
首先,是那个“ 兼 ”。
这是根。是他们共同的来处—— 之定 ,二代目兼定。这是歌仙对和泉守身份最根本的认同。无论你和泉守外形多么“流行”,行事多么“时髦”,你骨子里,流淌的、铭刻的,都是“兼定”之血。歌仙喊出这个字,就像是在进行一种身份确认的仪式。他不是在叫“和泉守”这个名号,那个名号属于土方岁三,属于幕末的风与血。他叫的是“兼”,是那个作为“刀”的本体,那个与他师出同门的兄弟。
这里面,有种长兄如父般的固执。一种“无论你走多远,都别忘了你是谁家的孩子”的执拗。 歌仙兼定 ,他自诩风雅,自认是细川家的文系名刀,他对自己的出身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希望这份“格调”,这份属于“之定”的骄傲,也能在和泉守身上体现出来。
可偏偏, 和泉守兼定 是个最不吃这套的家伙。
于是,关键的第二个字就来了——“ さん ”。
啊,这个“さん”(-san),简直是日语里最暧昧、最值得玩味的后缀,没有之一。
它客气,礼貌,意味着尊重。但放在这里,放在歌仙对和泉守的称呼里,这份客气就变了味儿。它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墙,一道用风雅砌成的、柔软但坚固的墙。
想想看,堀川国广是怎么叫和泉守的?“兼さん!”——那里面是满满的、不加掩饰的崇拜、信赖和亲密。而歌仙的“ 兼さん ”,尾音总是收得平平的,像是怕多一分力气,就会泄露出什么不该有的情绪。那里面是什么?是“我承认你是我的同门,但你的行事风格我实在不敢苟同”的疏离;是“作为兄长,我有责任提点你,但又懒得跟你多费唇舌”的疲惫;是“请你稍微注意一下作为‘之定’的体面,拜托了”的隐晦告诫。
这声“ 兼さん ”,就是 歌仙兼定 这个“人”的缩影。他活得太端正,太讲究,太“文系”了。他看见和泉守那身洋服,估计就像看见一首平仄不通的歪诗;他听见和泉守咋咋呼呼地喊着“要又帅又强”,估计就像听见有人在清幽的茶室里大声划拳。
他看不惯,但他又不能真的把这个“弟弟”怎么样。他们毕竟是同一位刀匠的杰作。这种血脉上的联系,是斩不断的。
所以他只能用这种方式,这种带着一点点距离、一点点规劝、一点点无奈的方式,来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声“ 兼さん ”,就是他最后的、也是最优雅的底线。
我总觉得,在本丸的日常里,这个称呼是他们无数次交锋的开场白。
“ 兼さん ,你的内番服又弄得全是泥土,这成何体统。”“ 兼さん ,用刀要帅气,但也要懂得收敛锋芒,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兼さん ,不要总想着战斗,偶尔静下心来读读和歌,对磨砺心性有好处。”
而每一次,和泉守的反应大概都是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地回一句:“知道了知道了,你这家伙真啰嗦!”
他们的对话,就像一首永远无法合拍的二重奏。一个起调高雅悠扬,另一个却总是用激昂的鼓点强行插入,把节奏带向狂野的战场。
但这就是他们啊。
歌仙兼定 用一声“ 兼さん ”圈定了自己的风雅世界,并试图把和泉守也拉进来。而 和泉守兼定 ,则用他对这个称呼的“不甚在意”,一次又一次地挣脱束缚,活出自己“强大又帅气”的模样。
这声称呼里,藏着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之道”。歌仙守护的是过去的、属于大名的风雅与秩序。而和泉守,则代表着幕末那个动荡年代里,渴求变革、一往无前的实践派。他们是“之定”这面镜子的两面,映照出截然不同的光。
所以,下一次,当你在本丸再次听到那声不轻不重的“ 兼さん ”时,不妨停下来,仔细听听。
那里面有长兄的期盼,有同门的羁绊,有文人对武者的不解,更有刀剑付丧神在漫长时光里,对彼此存在最深刻的、无法言说的确认。
这,或许就是 歌仙兼定 ,所能给予 和泉守兼定 的,最复杂,也最温柔的注视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