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称呼,有时候就是一面旗帜,一句誓言,甚至是一整部历史的缩影。我们总习惯于从一方的视角去看待另一方,比如,一提及国民党当年的对手,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多半是“共匪”、“赤匪”这类带着强烈蔑视和敌意的标签。但,这事儿吊诡的地方就在于,你有没有想过,被如此称呼的那些人,他们自己管自己叫什么?
这问题,可比想象中复杂多了,也深刻多了。它不只是一个名词的替换,背后是身份的认同、是理想的宣告、是动员的力量。
首先,最深入骨髓,也最让对手感到芒刺在背的,恐怕就是那一声 “同志” 。

我的天,那分量可太重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先生”或“女士”,甚至不是“兄弟”。“同志”,意味着“志同道合之人”。这里面的“志”,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喊一声“同志”,等于说,我们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的信仰一致,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可以为了这个共同的“志”,把生命托付给彼此。
你品,你细品。当国民党内部还在称兄道弟、论资排辈,讲究“校长”、“委座”、“学长”、“学弟”这一套根植于传统人情和权力架构的称谓时,它的对手,却用一声声 “同志” ,把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出身各异的泥腿子、知识分子、甚至是旧军官,拧成了一股绳。这股绳,柔韧,但要命的结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扁平化管理,它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的。这种感召力,在那个撕裂的年代,简直是王炸。
说完了精神层面的,再来看组织和军队的正式名号。这更有意思了,简直是一部浓缩的革命史。
一开始,他们是 “中国共产党” 。这个名字,从诞生之日起就亮明了底牌,不遮不掩。这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信仰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不像国民党那样,名字里带着“国民”二字,似乎天然代表着整个国家。不,它上来就说,我代表的是一个特定的阶级,我要为这个阶级的解放而战。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其鲜明,甚至有些“刺眼”的自我定位。
然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武装。最早叫什么? “中国工农红军” 。你看这名字,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与火的味道。“工农”,点明了军队的阶级基础,我们是工人农民的队伍;“红”,那是革命的颜色,是苏维埃的旗帜,是毫不妥协的象征。叫“红军”的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被谁收编,它的目标,就是赤化天下。
可历史一个转弯,抗日战争爆发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这个时候,再叫“红军”就不合时宜了。于是,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序列里的 “八路军” 和 “新四军” 。
这一下,就体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了。从称呼上看,他们似乎“归顺”了,成了“国军”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呢?内部的魂,一点没变。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没有变,内部的称呼,依然是雷打不动的 “同志” 。对外,他们是抗日的友军;对内,他们是独立的革命力量。这个名字的改变,是一次战略性的伪装,更是一次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的宣言。他们用这个名字告诉全中国的老百姓:我们不仅是工农的队伍,我们更是中华民族的保卫者。
等到抗战胜利,内战再次爆发。他们又换了个名字,这个名字我们今天如雷贯贯耳—— “中国人民解放军” 。
这个称呼的转变,堪称神来之笔。“解放”,这个词太有力量了。它定义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我不是来跟你争权夺利的,我是来“解放”人民的。解放什么?解放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个名字,一下子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它把对手塑造成了“压迫者”,而把自己定义为 “解放者” 。于是,战争的口号不再仅仅是“打倒蒋介石”,而是“解放全中国”。
你再看他们对军队的另一个爱称—— “人民的军队” ,或者更亲切的,叫 “子弟兵” 。
当国民党的军队被老百姓私下里叫做“国军”、“中央军”,甚至是“汤军”(指汤恩伯部队),这些称呼里带着距离感,甚至是恐惧时,共产党则着力宣传,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兄弟。他们帮老百姓挑水、扫地、种田,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子弟兵”这个称呼,不是自封的,而是在与民众的互动中,被老百姓真心诚意叫出来的。它有一种魔力,能瞬间瓦解掉军队与民众之间的那堵墙。
所以,你看。从 “同志” 这个核心认同,到 “中国共产党” 这个信仰宣告,再到 “红军” 、 “八路军” 、 “解放军” 这一系列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变的军队番号,以及 “人民的军队” 、 “子弟兵” 这些充满情感温度的昵称。
国民党的敌人,通过这些称呼,完成了一套极其完整的自我叙事。
他们告诉自己和全世界:
我们是 “革命者” ,不是“匪”。我们是为理想而战的 “同志” ,不是乌合之众。我们是人民的 “解放者” ,不是争权夺利的军阀。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 “子弟兵” ,不是祸害乡里的兵痞。
这套叙事,最终成了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每一个称呼,都是一次精准的定位,一次成功的动员。它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千千万万被旧时代抛弃、被苦难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人,吸引过来,凝聚起来,然后迸发出改天换地的能量。
反观国民党这边,用“共匪”来称呼对手,除了宣泄仇恨、自我壮胆、将对方非人化之外,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它拒绝去理解对手,拒绝去思考对方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当你在骂对方是“匪”的时候,对方却在用“同志”和“解放”来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
高下立判。
所以,“国民党敌人怎么称呼自己”这个问题,答案从来都不是一个或几个名词那么简单。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旧时代的崩塌,和一个新时代的崛起。那些称呼,是旗帜,是烙印,也是一个时代最深刻的注脚,至今仍在历史的深处,发出回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