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什么?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
你坐在看台上,啤酒泡沫还挂在嘴边,场上一记势大力沉的界外球,或者一个打飞了的本垒打,划出一道抛物线,直愣愣地就冲着你这个片区飞过来了。那一瞬间,周围所有人的瞳孔,都跟着那颗球在放大。然后呢?然后就是一片混乱。大人小孩,胳膊腿儿纠缠在一起,跟抢绣球似的。
最后,球,落到了一个小不点儿的手里。

这时候,全场的镜头、周围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全聚焦在他身上。他,或者她,该叫什么?
官方说法?没有。约定俗成?也谈不上。但我们这些老球迷,心里门儿清,这称呼,得看情况,得看“活儿”办得怎么样。
最没争议的,也是最常见的,叫 幸运儿 。这通常指的是那种一脸懵,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球就“啪”一下掉进他怀里的孩子。他可能正低头玩手机,可能正跟爸妈闹着要吃冰淇淋,结果天上掉馅饼,一颗货真价实的比赛用球,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你看他那个表情,先是惊吓,然后是茫然,最后在家长的提醒下,才爆发出巨大的狂喜。这种孩子,我们都乐意叫他 幸运儿 。因为这事儿,纯粹,干净,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谁也别酸,酸也没用。镜头给到他,全场都会报以善意的掌声。多好。
但是,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
球场如江湖,看台也是。有些孩子,那可不是来碰运气的。他们是“有备而来”。
你肯定见过那种,戴着专业棒球手套,眼神像鹰一样锁定着球场,整场比赛屁股就没挨过座位的小家伙。他的位置,永远是界外球落点的黄金区域。他的爹,通常是个体型壮硕、经验老道的“老油条”,嘴里叼着半根烟,一边分析落点,一边给他儿子当人肉坐标。球一飞过来,他爹一声吼,那小子一个饿虎扑食,动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这种,我们私底下就叫他 小球霸 。这个词儿,带点儿戏谑,也带点儿“敬佩”。你得承认,人家这是技术活儿。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在这里,实力就是运气本身。他们把抢球这件事,从一门玄学,硬生生玩成了一门科学。你看着他抱着球,得意洋洋地冲着镜头挥舞手套的样子,你气不气?气。但你也服不服?你得服。人家付出了,人家专业。当然,如果他为了抢球,撞倒了旁边的小妹妹,那这个“霸”字,可就多了几分真实的贬义了。
还有一种,更有意思。
球飞过来了,落点很刁钻,掉在了几个成年人中间。大家正乱作一团,你争我夺,突然,一个小孩像泥鳅一样钻了进来,趁着大家手忙脚乱,一把抄起地上的球就跑。等大人们反应过来,他已经跑回他爹妈的“安全区”了。他爹妈呢,一脸“哎呀我家孩子真淘气”的无辜表情,心里估计早就乐开了花。
这种操作,我们就喜欢叫他 截胡侠 。“截胡”,多精髓一个词儿。充满了江湖气和机会主义色彩。他可能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位置最好的,但他绝对是时机抓得最准的。这种孩子,长大了绝对是个人才。当然,这种行为也最容易引发争议。旁边的大哥可能嘴里会嘟囔一句:“嘿,这小子……”但又能怎么样呢?球在人家手里,你一个大人,总不能再从一个孩子手里抢回来吧?只能自认倒霉,谁让你手慢呢。
当然,称呼背后,其实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复杂心态的投射。
我们羡慕那个 幸运儿 ,因为我们都渴望不劳而获的好运。我们调侃那个 小球霸 ,其实心里也暗暗佩服那份执着和专业。我们对那个 截胡侠 哭笑不得,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规则之外的“小聪明”和“社会生存法则”。
说到底,一个孩子,在几万人的注视下,得到了一颗或许能改变他一天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一生的球。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戏剧性的事情。那颗球,早已不是一颗普通的皮球了。它是一枚勋章,是一个可以吹一辈子的牛皮,是体育魅力最直接、最粗暴的体现。
我见过一个孩子,抢到球后,激动得哭了。他把球紧紧抱在怀里,就像抱着全世界。那一刻,什么 幸运儿 ,什么 小球霸 ,都不重要了。他就是那一刻的 全场最佳 ,是这座球场里最幸福的人。他的名字,就叫“幸福”。
所以,抢球的小球迷怎么称呼?
你可以叫他 天选之子 ,带着点宿命论的浪漫。也可以叫他 黄金左手 (或者右手),如果他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单手接球。甚至可以叫他 “那个穿红色衣服的魔鬼” ,如果他从你唾手可得的眼前抢走了那颗球。
称呼,终究只是一个标签。真正烙在我们心里的,是那个画面:一个孩子,在巨大的、嘈杂的、属于成年人的世界里,凭借运气、实力或者一点点狡黠,为自己赢得了一件战利品。
而我们,这些没抢到球的大人们,只能继续喝着我们的啤酒,然后由衷地,或者假装由衷地,为他鼓掌。毕竟,下一次,那颗球,说不定就飞向我们了呢?谁知道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