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那绝对是捅破天的窟窿。一个 称呼 ,就那么一两个字,却能瞬间决定你和电话那头那个素未谋面的人之间,是竖起一堵墙,还是架起一座桥。我见过太多客服,一张嘴就是标准到发腻的“亲”,听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真的,拜托了,2024年了,咱们能换个活法吗?
你以为“亲”是拉近距离?错了,大错特错。在绝大多数场景下,这个字只会透出一种廉价的、流水线式的敷衍。它像一张万能膏药,不分男女老少、不管对方是焦急万分还是闲庭信步,啪一下就贴上去。客户听到的不是亲切,而是一种信号:“哦,又一个照着稿子念的机器人。” 你想想,一个中年大哥,刚因为账号被盗急得满头是火,你上来一句甜腻的“亲,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他心里的火是灭了还是更旺了?你品,你细品。
所以, 客服接线员怎么称呼客人 ,这根本不是个技术问题,这是个情商问题,是个有没有把对方当“人”看的问题。

咱们先拆解一下,一个好的称呼,应该具备什么特质?我认为,起码得有三点: 尊重、得体、有温度 。
尊重是底线,是万能牌。
在你完全不了解对方任何信息的时候,最稳妥、最不可能出错的,永远是那两个字—— “您好” 。别小看它。这两个字,简洁、干脆,自带一种不卑不亢的距离感。它明确地告诉对方:“我在这里,我是专业的,我尊重您,现在我准备听您说。” 尤其是在处理一些严肃的、涉及到金钱、投诉、技术故障的问题时,一个沉稳的“您好”开头,比任何花里胡哨的称呼都更能稳定军心。
得体是进阶,是看人下菜碟的智慧。
电话接通,对方信息通常会显示在屏幕上,对吧?姓氏,是最宝贵的信息。所以,第二层级的称呼,也是我个人最推崇的,就是—— “X先生/女士,您好。”
这简直是客服界的“金标准”。比如,“张女士,您好。” “李先生,下午好。” 这一声称呼,瞬间就把对话的颗粒感拉满了。它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第一,我看到您的信息了,我不是在盲目地应付;第二,我确认了您的身份,这让对话变得专属和私密;第三,它在尊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正式感,显得你特别专业。
当然,这里有个坑要注意:千万别搞错性别。不确定的时候,宁可用中性的“您好”,也别乱猜。猜错了,那尴尬程度,堪比表白被拒。
温度是顶配,是真正把客服做到艺术的境界。
什么时候可以更有温度?这就要靠你的耳朵和心了。
听,是客服的第一神技。对方的语速、声调、用词,都在给你线索。
如果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听起来很年轻、语气很轻松的女孩,为某个App的使用问题打来,你或许可以在沟通过程中,察觉到她并不介意更轻松的氛围。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建议你用“小姐姐”这种网络词。为什么?因为你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喜欢。但你可以调整你的语气,让“您”字说得更柔和,或者在解决了问题后,可以说一句“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到您哦”,用语气词来增加亲和力,而不是用一个不确定的称呼去冒险。
再比如,你面对的是一个老用户,系统里有他多次购买或咨询的记录。这时,一句“王先生,又看到您啦,这次是想了解……”就能瞬间打破冰冷的程序感。这种“被记住”的感觉,对用户来说是千金难买的体验。
那么,到底有没有绝对不能用的 称呼 ?有,而且是一大堆雷区。
除了开头被我唾弃的“亲”,还有几个重灾区:
“帅哥/美女” :油腻,真的太油腻了。除非你在菜市场卖菜,否则这个称呼只会让你显得极不专业,甚至有点轻浮。客户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被你搭讪的。
“宝宝/小可爱” :我的天,除非你是母婴用品的客服,且对方明确表示喜欢,否则请把这两个词从你的字典里删掉。一个成年人,被一个陌生人叫做“宝宝”,那感觉,一言难尽。
直呼全名 :比如“王建国,你这个问题……”,这听起来像不像老师在点名批评?压迫感瞬间就来了。除非是在核对非常严肃的信息时,否则,带上“先生/女士”吧,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归根结底, 客服接线员怎么称呼客人 ,考验的是一种“同理心”和“瞬间反应能力”。你面对的不是一个冰冷的ID,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情绪,有期待,有他自己独特的语境。
你的第一声 称呼 ,是你递出的第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上写的,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公司SOP(标准作业程序),而应该是一个鲜活的、愿意倾听的、专业的服务者的形象。
别再纠结于话术手册上那些干巴巴的条条框框了。多去听,多去感受。尝试在“您好”的坚实地基上,通过敏锐的观察,去搭建一座更个性化、更温暖的沟通桥梁。有时候,一个最朴素的 “X先生” ,配上你真诚专注的语气,其力量,远胜过一万句言不由衷的“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