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就是能把人噎个半死。你跟日本同事发邮件,对着那个名字“Tanaka”,满脑子跑弹幕:直接叫Tanaka?太不礼貌了吧。叫Tanaka-san?天,这算英文还是日文?Mr. Tanaka?好像又太疏远了。就这么个小小的称呼,背后是文化差异的巨大鸿沟,一脚踩进去,轻则尴尬,重则可能就给人留下个“这人真不懂事”的印象。
咱先说那个最最最常见的误区,也是我见过无数外企小白犯的错:在英文里夹带 “-san” 。
求你了。别。千万别。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表达尊重。你在日剧里、动漫里听到的都是“Tanaka-san”、“Sato-san”,觉得这才是礼貌的标配。但在英语的语境里,这种画蛇添足,听起来真的很怪,非常非常怪。就像一个老外跟你说中文,非要说“你好啊,Mr. Wang”一样,那种混杂感,瞬间就把沟通的氛围给破坏了。它非但没有拉近距离,反而像是在脑门上贴了个标签,大声宣告:“嘿!我正在跟一个‘日本人’说话,我得用点‘日本特色’!”
这是一种笨拙的示好,效果适得其反。记住一个核心原则: 入乡随俗 。你在说英文,就请老老实实地遵循英文的社交规范。这才是对对方语言和文化的真正尊重。
那么,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很简单,也是最安全、最万无一失的牌: Mr./Ms. + 姓氏 。
这是商务场合的黄金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在不确定对方和你的亲近程度时,用这个准没错。比如,你的新同事叫“铃木一朗”(Suzuki Ichiro),你就称呼他 Mr. Suzuki 。你的客户叫“佐藤花子”(Sato Hanako),你就称呼她 Ms. Sato 。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用 Ms. 而不是 Miss 或 Mrs.?因为 Ms. 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不涉及对方的婚姻状况。你根本不需要去猜测“佐藤小姐”是已婚还是未婚,一声 Ms. Sato ,得体又安全,完美规避了所有潜在的尴尬。除非对方明确告诉你“Please call me Mrs. Sato”,否则,请默认使用 Ms.,这已经是现代商业文明的共识。
好了,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也太生分了吧?每次都“Mr. Suzuki”、“Ms. Sato”的,感觉跟机器人对话一样。什么时候才能直呼其名呢?
这就是进阶题了,也是最考验情商的地方。在日本文化里, 层级关系 和 内外有别 的意识是刻在骨子里的。直接用名字(First Name)称呼对方,意味着一种亲密度的跨越,这个“开关”不能由你来按,尤其当你的职位、年龄低于对方时。
我的建议是: 观察和等待 。
永远,永远让对方先走出那一步。
当你们的合作越来越顺畅,邮件往来几个回合后,那位 Mr. Suzuki 可能会在邮件末尾署名时写上“Best regards, Ichiro”,或者直接说“You can call me Ichiro”。
Bingo!这就是信号!一个清晰明确的邀请函。这时候你就可以顺水推舟,自然地开始称呼他 Ichiro 了。如果对方没有释放这个信号,你就继续你的 Mr. Suzuki ,这不叫死板,这叫稳妥,叫尊重对方的节奏。
我见过一个刚毕业的美国实习生,热情似火,第一天就对着五十多岁的日本部长(相当于部门总监)“Hey, Kenji!”地喊,当时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凝固了。那个部长脸上挂着礼貌而僵硬的微笑,但眼神里写满了“这孩子谁家的”。这种跨越式的“自来熟”,在日本的职场文化里,约等于冒犯。
所以,别急。人际关系跟煲汤一样,要小火慢炖。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 耐心 比热情更重要。
那么,除了姓氏和名字,还有没有别的称呼方式?
当然有。比如在学术圈或者医疗领域,头衔很重要。如果对方是博士或者教授,比如叫“渡边健”(Watanabe Ken),那么称呼 Dr. Watanabe 或 Professor Watanabe 就是最恰当、最表示尊敬的方式,甚至比 Mr. Watanabe 更加高级。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全名的问题。有时候,日本人在自我介绍时会说“I am Kenji Tanaka”。这通常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或者为了让对方完整地记住自己的名字。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捡起这个全名来称呼他。在日常对话中,没有人会说“Hello, Kenji Tanaka”,这听起来像是在点名。
总结一下,这个称呼的升级路径大概是这样的:
- 陌生/正式阶段 : Mr./Ms. + 姓氏 (Mr. Tanaka / Ms. Sato)
- 收到明确信号后 : 名字 (Ichiro / Hanako)
- 特定专业领域 : 头衔 + 姓氏 (Dr. Watanabe / Professor Suzuki)
归根结底,称呼这件事,表层是语言问题,深层是心态问题。它考验的不是你懂多少条条框框,而是你有没有一颗 愿意去理解和体谅对方文化 的心。
别把日本人想象成什么需要特殊对待的神秘生物。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尊重。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需要用一种更地道、更符合对方习惯的方式去表达。与其用蹩脚的“Tanaka-san”来凸显你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不如用一声得体的“Mr. Tanaka”来展现你的专业和教养。
最终,最好的沟通,是让双方都感到舒适的沟通。当你不再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而是真正把对方当成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去交流时,你会发现,称呼,真的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而那份发自内心的 尊重 ,会透过你的言行举止,比任何一个“-san”都更有力地传递给对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