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自贡人 ,你会怎么称呼他们?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简单得有点好笑,不就是“自贡人”嘛。可真要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三个字背后,藏着盐都儿女们多少跌宕起伏的历史,多少火辣辣的情感,又有多少让外人既好奇又敬佩的独特印记。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签,更像一枚烙在骨子里的印章,一枚用盐汗、辣椒和老井风霜精心刻就的印章。
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自贡人 ”这称呼的分量,是在成都一家不起眼却口碑极好的 盐帮菜 馆里。老板娘,一个五十多岁的孃孃,手脚麻利,嗓门洪亮,典型的川南口音,一听就知道不是本地人。我问她是不是自贡人,她一听,眼睛都亮了,带着那种只有找到同乡或知己才会有的热切,大声说:“哎哟,小伙子你咋晓得的嘛?我就是正儿八经的 自贡人 ,从富顺那边过来的!”那份不加掩饰的骄傲,就像她端上来的冷吃兔一样,麻辣鲜香,直冲天灵盖,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当时我就在想,这“ 自贡人 ”的称呼,对他们而言,绝不是随便一句“四川人”那么泛泛而谈,而是一种深刻到骨髓里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
当然啦,最直接、最普遍的叫法,就是“ 自贡人 ”。这没什么悬念。但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三个字会泛出不一样的光泽。比如,你到一个地方,有人问你哪儿的,你说“自贡的”,对面那人十有八九会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哦,吃辣子的,你们那儿 盐帮菜 老出名了!”或者,“ 灯会 好漂亮!”再或者,“你们那是不是有恐龙?”你看,仅仅是“ 自贡人 ”这三个字,就已经在人们脑海里自动关联起了辣椒、灯会、恐龙这些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这是一种地域文化对外输出的成功,也是一种鲜明的群体画像。

往深了说,在 自贡 本地,或者说在那些真正理解 自贡 风土人情的人心里,对“ 自贡人 ”的称呼,又会有一些更具画面感、更带情感色彩的表达。你不会听到他们叫什么“盐都子弟”或者“灯城儿女”这种书面味儿太浓的词儿,那太端着了,不符合 自贡人 耿直、热辣的性子。他们更可能用一种带着戏谑、带着亲近,甚至带着点自嘲的语气,喊一声“我们这群 吃盐巴长大的 !”这“吃盐巴长大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字面意思,它直接点明了 自贡 的根——那口千年不绝的 井盐 。是盐,让这座城市在川南腹地崛起,是盐,塑造了 自贡人 的勤劳、智慧,以及骨子里那股子不服输、敢闯敢拼的劲儿。你想想,在地下千米深处,顶着高温高压,日复一日地开采着那白花花的“工业血液”,没点“硬核”的毅力,哪成?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这人吃盐巴长大的”,往往是赞许其坚韧、实干,透着一股老盐井的粗犷和实在。
还有啊,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外地人,尤其是四川省内的兄弟城市,带着点调侃又带着点敬意,称呼 自贡人 为“ 辣椒精 ”或者“ 嗜辣狂魔 ”。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也精准地捕捉到了 自贡人 在饮食上那种无辣不欢、甚至可以说登峰造极的追求。 自贡菜 的辣,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死辣,它是 麻辣鲜香 的复合体,是“味在香辣中求,辣在百味中求”的极致表达。 自贡人 吃辣,吃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一种对生活热烈奔放的诠释。你坐到 自贡 的饭桌上,要是你点个清汤寡水的菜,估计他们会觉得你对生活不够“热情”呢!所以,当有人这么叫你,那其实也是一种承认,承认你身上流淌着 盐都 的火热血液,承载着那份让外地人又爱又怕的 麻辣 情结。
在我看来,“ 自贡人 ”这个称呼,还带着一种独特的历史厚重感。这座城市,既有波澜壮阔的 井盐 开发史,又有作为抗战“灯火”的辉煌,还有那世界级的 恐龙化石群 和名扬四海的 自贡灯会 。这些辉煌的过去,无疑都融入了 自贡人 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所以,当你面对一个 自贡人 ,你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当下这个个体,更是他背后那片土地积淀下来的故事。他们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眼神里带着对家乡那份难以言说的自豪。那份自豪,就藏在“ 自贡人 ”这简单的三个字里,沉甸甸的,热辣辣的。
那么,有没有一些带有时代印记,或者更年轻化的称呼呢?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昵称层出不穷,但似乎“ 自贡人 ”这个正儿八经的称呼,依然牢不可破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太过经典,太过深入人心,也太过能够代表这个群体的特质了。也许偶尔会有年轻人自嘲地叫自己“ 自贡崽儿 ”或者“ 自贡妹儿 ”,但这更多是一种带着地方口音的昵称,而非替代性的称呼。它是在“ 自贡人 ”这个大前提下的细化,是亲近和烟火气的体现。就像你叫一个成都人“成都娃子”,一个重庆人“重庆崽儿”一样,充满了地域特色和亲切感。
不过,话说回来,你真想赢得一个 自贡人 的好感,称呼什么的,有时候不如一句话来得实在。比如,你直接跟他(她)说:“哎呀,你们 自贡 的 冷吃兔 、 富顺豆花 、 火边子牛肉 ,简直是绝了,我吃到现在都忘不了那味道!”或者,“去年 自贡灯会 我专门去看了一次,太震撼了!”你看,聊到这些,他们立马会觉得你是个“懂行”的,是真心喜欢他们家乡文化的,那份隔阂感瞬间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和热情。
“ 自贡人 ”,一个简单的词语,却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了 盐都 的工业文明,代表了 川南 独特的 麻辣 味觉,代表了 恐龙之乡 的远古奇迹,更代表了那份从古至今,由盐井深处凝练出的坚韧、火热与豪爽。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下次你再遇到一位 自贡 的朋友,不妨多聊聊他们家乡的 灯会 ,聊聊那让人垂涎欲滴的 盐帮菜 ,聊聊那些你听过的关于 自贡 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在和一个人交流,更是在与一座拥有千年历史、魅力四射的城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他们,那些被称为“ 自贡人 ”的群体,无疑就是这场对话中最生动、最鲜活的代言人。他们是历史的继承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这座城市跳动不息的脉搏。所以,怎么称呼 自贡人 ?最直接,也最充满力量的,就是“ 自贡人 ”——这三个字,足以概括所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