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在韩剧里看到,法庭上,那位唇枪舌剑的 检察官 ,在慷慨激昂地陈词后,会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审判席,然后用一种既恭敬又带着一丝敬畏的语调,向坐在那里的 法官 致意?那一刻,你可能和我一样,心里会突然冒出一个疑问:他们到底是怎么称呼法官的?是像我们国内那样直呼“审判长”,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讲究?说实话,每当我看到这种场景,总觉得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像是韩国社会,乃至其整个 司法文化 ,在法庭上投下的一个小小却又分量十足的影子。
在我们深入探究具体称谓之前,我想先带你感受一下韩国法庭的那种氛围。不是那种程式化的、冰冷的法条堆砌,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弥漫着紧张与肃穆的 权力关系 场域。想象一下,你坐在旁听席上,高大的落地窗外是首尔灰蒙蒙的天空,室内却是一片明亮,法槌的每一次敲击,都仿佛能敲在你的心尖上。 检察官 ,通常是身着深色西装,眼神锐利,语速或急促或沉稳,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肩负着正义的使命。而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三位或者一位(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的 法官 。审判长居中,两旁是陪席法官。他们不苟言笑,通常是面无表情,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称呼对方,绝非小事,它关乎尊重,关乎程序,甚至关乎一种无形的等级。
那么,究竟是怎么称呼的呢?最常见的,也是最正式、最普遍的称谓,是“ 재판장님 (jaepanjang-nim) ”。这个词直译过来是“审判长大人”或者“审判长阁下”,后缀“님 (nim)”在韩语中本身就带有极高的敬意,是对社会地位较高、值得尊敬的人使用的尊称。所以,当 检察官 在陈述案情、提出异议、或者回答 法官 的提问时,几乎都会以“재판장님”来开头,或在结束语前缀上。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融入骨髓的规矩。它明确地传递出一种信息:我,作为 检察官 ,站在法庭上,向您——掌握审判大权的 法官 ,表达我的观点,但前提是我对您的权威和职责抱有绝对的 尊敬 。

但有趣的是,在某些非正式场合,比如庭下休息时,或者在一些内部讨论中, 检察官 们偶尔也会使用“ 판사님 (pansanim) ”来称呼 法官 。这个词可以直译为“法官大人”,同样带着“님”的敬称。不过,相较于“재판장님”那种带着法庭最高权威色彩的称谓,“판사님”显得略微通用一些,它更多地强调对方的职业身份——“法官”本身。在正式的法庭审理过程中,特别是直接与主持庭审的审判长对话时,“재판장님”才是“王道”。这种细微的差别,就好像我们称呼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在学术会议上我们可能会尊称他为“主席”,而在私下交流时,则称“教授”一样,都是尊敬,但场合与语境决定了最佳选择。
这种对 法官 称谓的严谨,绝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韩国社会特有的 等级制度 和强调 尊敬 的文化土壤。在韩国,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职场, 等级制度 无处不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而法庭,作为国家公权力行使的核心场域,更是将这种等级观念推向了极致。 法官 代表着法律的权威,是最终裁决者,其地位超然,不容挑战。 检察官 ,虽然也是法律职业者,甚至在某些人眼中,他们的公诉权甚至比律师更具威慑力,但在法庭上,面对 法官 ,他们仍然是执行者、陈述者,而非最终的决断者。这种称谓上的 尊敬 与顺从,正是在时刻提醒着所有参与者,谁是这个空间里真正的核心,谁的裁决拥有不可动摇的份量。
你知道吗?我曾经和一位韩国朋友聊起过这个话题。他本身是法律系毕业的,虽然没有成为 检察官 ,但他对司法体系的理解很深。他告诉我,在法学院里,老师就会反复强调在 法庭 上如何称呼 法官 ,这几乎是职业素养的第一课。他开玩笑说,如果你连称谓都搞错了,那首先就输了一半的气势,因为这显示出你对规则的不熟悉,对权威的不敬。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它恰恰说明了这种称谓背后的文化分量。它不是简单的礼仪,而是融入职业行为规范的无形铁律。
而且,这种称谓还巧妙地强化了 法官 与 检察官 之间的一种微妙张力。 检察官 需要说服 法官 ,通过证据和论辩来引导 法官 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所以,每一次的“재판장님”,都不仅仅是称呼,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示好,一种通过 尊敬 来争取信任和倾听的姿态。他们当然会据理力争,甚至在法理层面上与 法官 进行“交锋”,但在形式上,那种 尊敬 是必须保持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位 检察官 ,语气轻佻,或者根本不使用敬语,那画面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甚至可能会被认为是对司法权威的蔑视。这种隐形的压力,是时刻存在的。
此外,这种称谓也与韩国 司法文化 中对“公正”的极致追求有关。当 检察官 和辩护律师都以近乎膜拜的姿态去称呼 法官 时,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 法官 作为“公正天平”的形象。所有人都将你置于高位,你肩上的责任自然也就更重。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暗示,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感,来确保审判过程的严肃性和 法官 判决的权威性。
在我看来,这种称谓的细节,就像是窥视韩国社会和其法律体系的一个小窗口。它告诉我们,法律不仅仅是条文的冰冷堆砌,更是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韩国检察官 对 法官 的称谓,不仅仅是表面的言语,更是权力结构、社会 等级制度 、以及深厚文化 尊敬 传统的活生生体现。它不只存在于法庭的四壁之内,它更渗透在每一个韩国人的日常认知中,提醒着所有人,在这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里,秩序与规矩,永远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下次你再看韩剧,听到那句“재판장님”时,或许就能从中读出更多,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了。那背后,是一个国家深层的文化密码在被轻轻触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