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个问题本身就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或者说,是一个极具现代感的误会。当我们问“ 朝鲜族皇后怎么称呼皇上 ”时,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很可能是清宫剧里那种娇滴滴一声“皇上~”的场景。但如果把这个画面直接套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咱们得先掰扯清楚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朝鲜族”,一个是“皇后”和“皇上”这对称谓。
“朝鲜族”是我们现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称谓,而历史上那个独立的王朝,我们称之为“朝鲜王朝”或“李氏朝鲜”。一字之差,时空背景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们讨论的,其实是朝鲜王朝的国母,那位坐在交泰殿里的女主人。

而更核心的问题在于——在朝鲜王朝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里,绝大部分时间,他们的君主,是“国王”,不是“皇帝”。他的妻子,自然也不是“ 皇后 ”,而是“ 王妃 ”。国王和皇帝,一字之差,背后是整个东亚朝贡体系的森严等级。朝鲜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所以它的君主只能称“王”,以示对宗主国“皇帝”的尊敬。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一个朝鲜王朝的 王妃 ,在不同的场合,到底怎么 称呼 自己的丈夫,那位一国之君呢?
答案远比一声“皇上”要复杂,也更有意思。
在最正式,最公开的场合,比如国家大典、朝臣觐见时, 王妃 对国王的 称呼 ,是极度恭敬和疏离的。最常用的,是“ 主上殿下 ”(주상전하,Jusang Jeonha)。
你得想象那个画面。景福宫勤政殿里,百官俯首,国王端坐于龙床之上,威严肃穆。而身为国母的 王妃 ,身着沉重的大红翟衣,头戴华丽的龙凤花簪,她看向的,首先是国家的君主,其次才是自己的丈夫。那一声“ 主上殿下 ”,吐字清晰,声调平稳,不带一丝一毫的个人情感。这四个字,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凸显的是君臣之间的礼法。它在说:您是我的主人,是天下的主人,我是您的第一位臣子。
这里头的“ 殿下 ”,也是有讲究的。在东亚的礼制里,“ 陛下 ”是专属于皇帝的尊称,而“ 殿下 ”则是对王储、亲王、国王的称呼。所以,一个朝鲜 王妃 ,绝对不可能称自己的丈夫为“ 陛下 ”。那不仅是错误,更是僭越,是足以引发政治风暴的巨大过失。
除了“ 主上殿下 ”,有时候也会用“大殿”(대전,Daejeon)来指代国王,但这更多是书面或者对他人提及时的用法, 王妃 当面这么称呼的场景相对较少。
那么,私下里呢?夜深人静,当褪去一身繁复的宫装,在寝殿里相对而坐时,他们之间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这恰恰是历史最迷人,也最语焉不详的地方。正史不会记载这些帝王夫妻的枕边话,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野史笔记以及文化传统中,窥见一丝端倪。
在比较私密但仍需维持一定礼节的场合, 王妃 可能会使用稍微亲近一点的称呼。但这个“亲近”,也是相对的。比如,她可能会省去“主上”,直呼“ 殿下 ”。这已经是一种距离的拉近了,意味着此刻的对话,更多是关于“家事”而非“国事”。
那有没有更亲密的,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公”之类的爱称呢?
几乎没有。在那个被儒家礼法深度渗透的社会里,即便贵为 王妃 ,她首先的身份是“国母”,其次是“妻子”。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这两条准则像枷锁一样,牢牢地套在她的身上。过于亲昵的 称呼 ,被认为是“失德”、“不庄重”的表现。
不过,有一个词,可能在极其私密的情况下出现,那就是“ 夫君 ”(부군,Bugun)。这个词在古代朝鲜语境中,就是丈夫的意思。但它绝不像我们在古装剧里听到的那么随意。如果一位 王妃 真的在私底下,用带着温柔的语调,轻轻唤出一声“ 夫君 ”,那几乎可以肯定是两人感情极深,并且是在完全没有外人的绝对私密空间里。那一声 称呼 ,短暂地剥离了君与臣、王与妃的身份,让他们回归到一对普通夫妻的本质。但这,恐怕是深宫之中,最奢侈的瞬间。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 皇上 ”这个词。一个朝鲜王朝的 王妃 ,对着自己的丈夫,喊一声“ 皇上 ”?绝无可能。那是僭越,是会动摇国本的大罪。她一生中或许会无数次地提及“ 皇上 ”,但那指的是遥远的、位于北京紫禁城里的宗主国天子。在向大明或大清递交的国书中,她的丈夫——朝鲜国王,也会自称“臣”,称对方为“ 皇上 ”、“天子 陛下 ”。
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总有例外。
在朝鲜王朝末期,随着国力衰微,内外环伺,日本的势力不断渗透。1897年,积弱的朝鲜进行了一次悲壮的“自强”尝试。国王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自立为帝,是为光武皇帝。
就在这一刻,历史的车轮发生了一次短暂的转向。
朝鲜半岛上,终于出现了自己的“皇帝”和“ 皇后 ”。高宗追封了早已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的妻子闵妃为“明成 皇后 ”。而他后来迎娶的纯献皇贵妃严氏,则成为了事实上的女主人。
那么,在大韩帝国这短短的十几年里,那位 朝鲜族皇后 (或者说皇贵妃),又是怎么 称呼 “ 皇上 ”的呢?
答案是:“ 陛下 ”(폐하,Pyeha)。
当高宗穿上十二章衮服,接受百官“ 陛下 ”的朝贺时,他的妻子,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用这个专属于帝国最高统治者的词汇来 称呼 他了。从“ 殿下 ”到“ 陛下 ”,这一字之变,背后是一个王国最后的挣扎,和试图与旧有朝贡体系决裂的呐喊。虽然这呐喊如此短暂,终究被淹没在亡国的悲歌里。
所以,你看,“ 朝鲜族皇后怎么称呼皇上 ”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所能概括的。它像一个线团,牵扯出了东亚几百年的政治格局、森严的儒家礼法、宫闱深处的权力关系,以及一对特殊夫妻在不同身份下的情感拉扯。
“ 主上殿下 ”——你听,这四个字,清冷、庄重,带着回响,是社稷江山的分量。“ 夫君 ”——这是可能的、带着温度的呢喃,是深宫里一丝可贵的温情。“ 陛下 ”——这是一声悲壮的改口,是一个民族试图挺直腰杆,却最终折断的叹息。
每一个 称呼 ,都是一段历史的切片,都藏着无尽的故事。而这些,远比一句简单的“ 皇上 ”,要深刻、复杂,也动人得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