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会员怎么称呼客人?高手教你打破常规,称呼里藏着大学问

别再张口就喊“亲”了,真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电商平台这么喊喊也就算了,毕竟隔着屏幕,谁也不知道对面是个抠脚大汉还是个精致少女。可在线下,在活生生的实体店里,你再来一声甜腻的“亲”,我保证,一半的客人心里会咯噔一下,觉得你这服务,有点“批发”的味道,不够走心。

很多人都在问, 一般会员怎么称呼客人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它恰恰点到了服务的“命脉”上。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一个称呼,就是一张名片,是你这个品牌、这家店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决定了客人愿不愿意跟你继续聊下去。

叫“顾客”?太生硬了,像在念教科书,充满了距离感。仿佛你们之间只有赤裸裸的买卖关系,一点人情味儿都没有。

一般会员怎么称呼客人?高手教你打破常规,称呼里藏着大学问

叫“会员”?更糟糕。这简直是在提醒对方:“你只是我们庞大会员库里的一个数据而已。”冷冰冰的,充满了KPI的味道。谁愿意被当成一个行走的数字呢?

那到底该怎么办?我干了这么多年服务,从奢侈品专柜到街角咖啡馆,见的人多了,踩的坑也多了,慢慢咂摸出一点门道。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全是 看人下菜碟的艺术

首先,忘掉那些培训手册上教你的标准话术。那些东西是给机器人用的,不是给有血有肉的人用的。一个真正懂得服务的人,他会在客人进门的那三秒钟里,通过对方的眼神、步态、衣着甚至是手中拎着的袋子,迅速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模糊但关键的画像,而这个画像,就是你选择第一个称呼的全部依据。

比如,进来一位穿着考究、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士,你上去就喊“帅哥”,那不叫热情,那叫没眼力见儿。一声沉稳而尊敬的 “先生” ,永远是安全牌,但如果能在姓氏上做文章,那段位就立马不一样了。假如你知道他姓李,一句“李先生,下午好”,比十句“欢迎光临”都管用。这传递的信息是:我认识你,我记得你,你在我这里是特别的。

又或者,来的是两位打扮时髦、叽叽喳喳的年轻女孩。你一本正经地称呼“两位女士”,她们可能反而觉得你这人特没劲。这时候,一句轻松的“两位美女,想看点什么呀?”或者更俏皮一点的“小姐姐,这边新款刚到哦”,瞬间就能拉近距离。她们会觉得你跟她们是“一伙”的,氛围一下子就活了。

你看, 一般会员怎么称呼客人 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来就不是那个固定的词,而是你 瞬间的判断力 共情能力

对于那些已经成为会员,但还不太熟的“一般会员”,更是考验功力的时候。他们可能来过一两次,对你有点印象,但关系还没到“老朋友”那一步。这时候,我最忌讳的就是直接喊“会员您好”。

我的做法是,努力去 挖掘细节 。他上次来是买了一本书,还是点了一杯拿铁?他的会员卡号尾数是不是很好记?哪怕你只记住一丁点信息,都能化为一句有温度的称呼。

“诶,您上次来看的那本东野圭吾的小说,我们又进了几本他的新作。”

“还是老样子,一杯冰美式吗?”

发现了吗?你甚至不需要一个明确的称呼。你用一个 包含记忆点的问句 ,直接绕过了“该叫什么”的难题,同时又给对方一种被重视的惊喜感。这比任何称呼都高级。他会觉得,自己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客人,而是被你用心记住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然,如果你的记性没那么好,或者客人太多实在记不住,那最起码,当他出示会员信息时,迅速扫一眼姓名。一声 “X先生/女士” ,永远比冷冰冰的“会员”要强一百倍。别小看这一个姓氏,它代表着从“非特定人群”到“特定个人”的转变,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我还想聊聊一些更有创意的玩法。不同的业态,完全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 社群化称呼

比如你开的是一家健身房,会员之间,除了叫“X先生”,是不是可以引导大家用“健友”或者“X教练的学员”来互相称呼?这一下子就有了圈子文化的感觉。

如果你是一家户外用品店,来店里的都是驴友,那一声 “老铁” 或者 “大神” ,可能比什么都亲切。

如果你是一家母婴店,面对那些焦虑的新手妈妈,一句温柔的“宝妈”,瞬间就能让她卸下防备。

所以,别再纠结于 一般会员怎么称呼客人 的标准答案了。你要思考的,是你希望和客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纯粹的交易关系,是朋友关系,还是同好关系?你想明白了这一点,那个最合适的称呼,自然而然就从你嘴里蹦出来了。

说到底,所有的技巧和话术,最终都指向两个字—— “用心”

你心里把客人当成什么,你嘴里就会叫出什么。是那串需要完成业绩的冰冷数据,还是一个有故事、有情感、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人?

你自己选。

那个称呼,就是你给出的答案。它骗不了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