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一个典型“老来得子”心态的养狗人,对家里那只 小花狗 的爱,真叫旁人看了都得摇头——那不是养狗,那是养了个缩小版的“小祖宗”。这小家伙刚来的时候,毛茸茸一团,雪白底子点缀着几块焦糖色斑纹,眼睛亮晶晶的,一瞧就是个机灵鬼。可你知道吗,光是给它起个名儿,全家就折腾了足足一个礼拜,比给刚出生的孙子辈取名儿还慎重,那真叫一个“世纪难题”! 母亲养的小花狗怎么称呼 ,这问题她逢人就问,生怕委屈了我们家这位“小公主”。
她一开始的思路,那是直截了当,充满了老一辈的朴实和对生活的简单投射。比如,看它身上有花纹,脱口就一句:“叫 花儿 怎么样?”我当时就乐了,拜托老妈,咱们这不是大闺女选秀呢,这小狗名字叫“花儿”,听着就像隔壁王大妈家那只成天跟着晒太阳的土狗,没一点个性不说,还带着点儿年代感。我妈不服气,瞪我一眼:“多好听啊!花团锦簇的,多喜庆!你懂什么,这叫返璞归真!”但话是这么说,她自己也觉得有点儿没劲,每次叫“花儿”,那小家伙就歪着头,一脸懵懂,好像在说:“你在叫谁啊?”完全没有那种名字和灵魂瞬间对上号的共鸣。
后来,我妈又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叫得洋气点儿?她老人家平时最爱看那些都市情感剧,里头小狗的名字,什么“Lucky啊”,“Coffee啊”,听得她心痒痒。于是,某天早上,她突然宣布:“不如叫 布丁 吧!又甜又软的,跟咱们家小狗一样!”我爸在旁边默默喝着粥,差点没喷出来。布丁?那不是西餐甜点吗?虽然确实可爱,可总觉得跟我们家这只在泥地里撒欢、追着蝴蝶跑的 小花狗 有点儿违和。当然,我妈不管这些,她只觉得布丁这名字一喊出口,嘴里都带着股甜丝丝的味道,特别符合她那颗恨不得把小狗宠上天的“少女心”。为此,她还特地去超市买了布丁,对着小狗一遍又一遍地喂,想让它记住这个“充满爱意”的名字,那场景,简直了,一整个《萌宠养成记》的现场版。

可这名字用了没两天,问题又来了。布丁它啊,长得忒快,没几个月就从一小团肉球变成了能上蹿下跳的“拆家小能手”,那股子精力旺盛劲儿,哪里还有半点布丁的软糯?我妈自己都觉得,叫着叫着,心里有点儿别扭了。她开始在小区里找“灵感”,和遛狗的大爷大妈们交流,把这 母亲养的小花狗怎么称呼 的困惑,上升到了一个社区级别的讨论。有人建议叫“元宝”,图个吉利;有人说叫“小雪”,因为身上有白毛;还有人直接喊“旺财”,说是能招财。我妈呢,这回学乖了,不再盲目跟风,她说:“我得找个,叫起来顺口,听着暖心,还得带着我们家这 小花狗 自己个儿特点的名字!”她那个认真劲儿啊,好像在完成什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她甚至开始从这小家伙的日常行为举止中寻找线索。比如,这 小花狗 特别爱睡觉,一躺下就能呼呼大睡,睡醒了就伸个懒腰,慢悠悠地晃过来求抱抱。我妈就想:“要不叫 懒懒 ?多贴切啊!”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决了,觉得叫“懒懒”听着好像有点儿贬义,不吉利。又比如,小家伙特别护食,一看到自己的饭碗,就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像在宣誓主权。我妈又琢磨:“叫 虎子 怎么样?听着有劲儿!”可一看这 小花狗 那张圆乎乎的萌脸,再听“虎子”,又觉得有点儿“名不副实”,生生把一只小可爱叫成了山大王,违和感实在太强。
这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久,我妈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小狗最常撒娇的模样上。这 小花狗 呢,每次一想吃东西,或者想让妈妈抱,就会用它那湿漉漉的鼻子蹭我妈的手,然后发出一种带着鼻音的、细细的“哼唧”声,那声音,软绵绵的,像个小婴儿在撒娇。而且,它特别喜欢蜷缩在我妈脚边,或者钻到我妈的怀里,把头埋在臂弯里,那种依赖劲儿,别提多黏人了。我妈看着它这副样子,忽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有了!就叫 哼哼 !”
“ 哼哼 ?”我当时听了,差点没把嘴里的水喷出来。这名字,听着怎么那么像猪呢?我妈却不以为然,她眼睛里闪着光,充满了对这个名字的笃定:“你懂什么!它一撒娇就哼哼,这多贴切啊!而且,哼哼,哼哼,听着多可爱,多亲近啊!又带着点儿憨憨的劲儿,像个小猪宝宝,圆乎乎的,多讨人喜欢!”她越说越来劲,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这个名字的成功。
别说,还真让她给说对了。自从叫了“ 哼哼 ”之后,这 小花狗 的反应那叫一个灵敏!我妈只要一喊“哼哼,过来!”小家伙立刻竖起耳朵,然后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摇着尾巴,哼哼唧唧地往我妈怀里钻。那种名字与生命体的契合度,简直达到了“人狗合一”的境界。而且,“ 哼哼 ”这名字,确实带着一股子暖乎乎的劲儿,不甜腻,不张扬,就是实实在在的、我家 母亲 对这只 小花狗 的、最本能的、最亲昵的呼唤。它就像一个独属于我们家的暗号,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爱意的符号。每次我妈在小区里喊“哼哼”,都能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因为大家都能感觉到,这名字背后藏着的那份独一无二的爱。
所以你看,给一只 母亲养的小花狗怎么称呼 ,真的不是随便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它需要观察,需要耐心,更需要那份发自内心的情感投射。我妈最后选择的“ 哼哼 ”,它不是最酷的,也不是最洋气的,但它绝对是最有“温度”的。这名字,承载了母亲对小狗点点滴滴的观察,对它撒娇时的怜爱,对它憨态可掬的喜欢。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是情感的纽带,是生活中的小确幸,是每一次呼唤都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温暖。
从这个小小的命名过程,其实也能窥见我妈对生活的态度:不追求浮华,只看重本真和内心的感受。她给 小花狗 取名“ 哼哼 ”,就像她给我做的饭,没有花哨的摆盘,没有高级的食材,但每一口都带着家的味道,都是用最朴素却最真挚的情感烹制而成。这名字,不就是我妈对这 小花狗 ,乃至对整个生活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吗?那种充满烟火气、带着个人印记、甚至有点儿“非主流”的名字,才真正拥有独特的魅力,才让这只 小花狗 ,在茫茫狗海中,成为独一无二的“ 哼哼 ”。这名字,越叫,越觉得顺耳;越叫,越觉得,这 小花狗 就该叫这个,仿佛它生来就该是那个“哼哼”着讨人欢心的小家伙。这就是爱,把平淡无奇的字眼,也变得充满了温情与故事。每一个叫着“哼哼”的日子,都充满了母亲与小狗之间,那些絮絮叨叨又暖意融融的日常。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