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秘闻大揭底:两个公主之间怎么称呼才算合乎礼仪?

说真的,每次看古装剧,一看到两个公主见面,脆生生地喊一声“姐姐”、“妹妹”,我就想笑。编剧们,你们是不是对“公主”这个词有什么田园牧歌式的误解?那可是皇宫,是权力的漩涡中心,是世界上最讲究、也最虚伪的地方。一个称呼,那里面藏着的东西,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你以为她们真的就跟咱们邻家姐妹似的,喊一声‘姐姐’‘妹妹’就完事了?别天真了。那一声称呼,背后站着的是各自的母妃,是 嫡庶尊卑 的森严铁律,是未来联姻对象的国力强弱,甚至是她们自己在这座金色牢笼里能活多久、活多好的隐形筹码。

咱们来掰扯掰扯这里头的门道。

皇室秘闻大揭底:两个公主之间怎么称呼才算合乎礼仪?

首先,最要命的一条金线,就是 嫡公主 庶公主 的区别。这可不是简单的大房二房生的孩子,这是皇后和普通妃嫔所出的云泥之别。皇后所生的嫡公主,那是正儿八经的“国之长女”,金枝玉叶中的顶配。而妃嫔生的庶公主,哪怕她年龄再大,见到嫡公主,也得矮半截。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春日御花园,百花盛开。年方十八的庶出大公主,正带着宫女赏花,迎面走来了才十二岁的嫡出三公主。按年龄,是姐姐。但按规矩,她得停下脚步,敛裾行礼,恭恭敬敬地唤一声:“三皇妹安。”注意,不是“妹妹”,是“三皇妹”。这个“皇”字,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时刻提醒着你,她的血统更高贵。而那位十二岁的小公主呢,她可以甜甜地回一句“大皇姐免礼”,也可以只是淡淡地点点头。她的这份随意,就是与生俱来的特权。

如果反过来,嫡公主是姐姐,庶公主是妹妹,那就更直接了。嫡公主可以直接喊庶妹的封号,比如“嘉和公主”,甚至在私下里,心情好了,赏脸喊一声“四妹妹”,那对庶公主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而庶公主呢?她得毕恭毕敬地喊“皇姐”。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这里的称呼,根本不是亲情的表达,而是 权力关系的宣誓 。每一次问安,每一次对话,都是在重复确认彼此的身份地位。累不累?当然累,但这就是她们的日常。

再换个场景。假如来的不是自家姐妹,而是别国公主呢?这就有意思了,简直就是一场微型的外交战争。

两个国力相当的友好邦交国,公主见面,那叫一个亲热。通常会按年龄互称 “王姐”、“王妹” 。这个“王”字,代表的是对对方王室的尊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大家表面上和和气气,互赠礼物,聊聊珠宝首饰、诗词歌赋,实际上,眼神里都在估量对方国家的实力。对方公主戴的东珠有多大,穿的云锦是什么成色,带来的使团有多气派……这些,全都是情报。

可如果,一个是天朝上国的公主,一个是附属国的公主,那场面就完全不一样了。天朝公主,带着那种“世界中心”的傲气,她可能会很“亲切”地直接称呼对方的封号,甚至直呼其名,比如“敏娜公主,不必多礼”。这“不必多礼”四个字,潜台词就是“我知道你必须对我行礼”。而那位附属国公主,哪怕心里再不甘,也得带着最谦卑的笑容,称呼对方为“天朝上邦的殿下”,或者更卑微一点,直接用尊称,比如“长乐公主殿下”。这里的称呼,是国与国之间不平等条约的口头体现。每一个字,都刻着“强弱”与“主从”。

还有一种更微妙的关系,就是成了妯娌的公主们。比如,A国的公主嫁给了C国的太子,B国的公主嫁给了C国的二皇子。得,这下热闹了。她们在自己国家都是天之骄女,现在到了同一个屋檐下,成了“皇嫂”和“弟妹”。

在公开场合,那必须是严丝合缝的礼仪。弟妹公主见到皇嫂公主,要行礼,要称“皇嫂”。皇嫂呢,则可以称对方为“二弟妹”。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可私底下呢?她们是天然的竞争对手。她们争的是丈夫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争的是自己未来在后宫的地位,争的是自己母国的脸面。也许前一秒还“皇嫂”长“弟妹”短,后一秒回到自己宫里,就可能对心腹侍女冷冷地说:“她今天那支凤钗,是在向我炫耀吗?”她们之间的称呼,更像是一件华丽但冰冷的礼服,穿着它演戏,谁先脱下来,谁就输了。

那么,公主之间,有没有可能存在真挚的友谊,可以抛开这一切,像普通女孩一样,起个外号,亲昵地打闹?

有。但极少,而且极其珍贵。

这种亲密,绝不可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可能是在某个深夜,她们屏退了所有下人,在自己的寝宫里,才会卸下所有防备。这时候,她们可能会用对方的 “闺名” 来称呼彼此。比如一个叫“绾宁”,一个叫“知意”。一声“绾绾”,一声“知知”,这里面包含的,是她们作为“人”而非“公主”的片刻温情。她们会抱怨父皇的偏心,会偷偷议论哪个新科状元郎长得俊俏,会分享只有彼此知道的小秘密。

然而,天一亮,当她们重新穿上繁复的宫装,戴上沉重的头饰,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她们又变回了那个“某某公主”。那声亲昵的“绾绾”,又会变回恭敬的“皇姐”或疏离的“宁公主殿下”。这种切换,对她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因为她们从小就被教育,真实的情感是奢侈品,甚至是致命的弱点。

所以,你问我两个公主之间怎么称呼?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称呼的问题,这是一个 身份定位系统 。它由血缘、政治、婚姻、利益共同交织而成。她们说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喊“姐姐”,可能是在拉拢;喊“殿下”,可能是在疏远;沉默不语,可能是在宣战。

她们用称呼,在彼此之间划下了一道道看不见的线。有些线是礼仪,有些线是阶级,有些线是心墙。而我们这些看客,往往只能看到最表面的那一层,惊叹于她们的雍容华贵,却看不见她们在那一声声“皇姐”、“王妹”背后,藏起了多少真实的自我和身不由己的叹息。她们终其一生,可能都只是一个行走的、被精心包装的封号而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