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一个词语能承载多少东西?对于我们潮汕人来说,那一声 “阿公” ,简直就是整个童年、整个家族的缩影,甚至可以说是我们 潮汕文化 里头,最朴素也最深情的一道印记。你问 潮汕人怎么称呼爷爷的 ?答案很简单,却又蕴藏着千言万语,那便是响亮又温柔的 “阿公” 。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屋,木质的门槛被岁月磨得油亮,阳光透过天井,斑驳地洒在地上。我常常趴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只要远远地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戴着旧草帽,手里提着从菜地里摘回来的青菜,或是从街上捎回来的油粿,心里头立马就涌起一股暖意。那一刻,嗓子眼儿里自然而然地就蹦出那两个字:“ 阿公 !”声音里带着点撒娇,带着点期盼,更带着满满的依赖。而他呢,总是会放下手里的东西,弯下腰,用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温暖的大手,轻轻地摸摸我的头,应一声:“哎,我的孙仔(孙女)回来啦!”那种感觉啊,是再多高级的词藻都无法形容的踏实和安心。
这声 “阿公” ,在潮汕地区几乎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无论你走遍汕头、潮州还是揭阳,去到哪一个村落,听到孩子们奶声奶气地喊着,年轻人恭敬地唤着,甚至中年人带着点追忆地念叨着,多半都是这声 “阿公”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它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血脉传承,代表着长幼有序的传统,更代表着那份无需言语也能感受到的,厚重而绵长的爱。在潮汕话里,“阿”字常常用作亲昵的前缀,比如 “阿嬷” (奶奶)、 “阿爸” (爸爸)、 “阿妈” (妈妈),甚至小猫小狗也可以叫 “阿猫” 、 “阿狗” 。所以,这声 “阿公” ,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无比亲近、不带一丝距离感的温情。

当然啦,不同地方的潮汕话,口音上总会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差异。比如有的地方 “阿公” 的“公”字,发音可能更接近普通话的“缸”,有点沉闷;有的地方则更轻快,介于“公”和“港”之间。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指的都是我们那最亲爱的 爷爷 ,那个在家族中地位举足轻重,却又总是默默守护、无私奉献的老人家。我的 阿公 ,他虽然话不多,却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最坚定的支持。还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回家,因为调皮,把新买的铅笔盒弄坏了,心里别提多委屈了。还没来得及哭出声, 阿公 就看到了。他没骂我,只是默默地从抽屉里翻出工具,笨拙地修理着。那时候我看着他,皱着眉头,戴着老花镜的侧影,心里就觉得,这世上,能这样无条件地疼爱我的人,除了他,还能有谁呢?
话说回来,除了最普遍的 “阿公” ,有时候,你可能也会听到一些不那么常见的叫法。比如,在某些比较传统或者家族观念极强的家庭里,尤其当 爷爷 辈分极高,或是已至耄耋之年,子孙满堂时,偶尔也会听到 “老爷” 这样的尊称。但请注意, “老爷” 这个词,它不仅仅指向血缘上的 爷爷 ,更多时候它传递的是一种极高的敬意,甚至带点儿旧时地方士绅、大家长的意味,所以它并不像 “阿公” 那样是日常普遍的亲昵称呼。对我个人而言,我从来没这样称呼过我的 爷爷 ,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 阿公 ,这称谓已经足够饱含一切情感。那种感觉,就像是直接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没有一丝矫饰。
那么,对于外公,也就是妈妈的爸爸,我们 潮汕人 又是如何称呼的呢?通常我们会叫 “阿外公” ,或者干脆简单地叫 “外公” 。这跟普通话的习惯倒是挺像的。但主语是 “爷爷” ,也就是爸爸的爸爸,那一声 “阿公” ,便是我们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最温暖的密码。它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城市乡村,只要你是个 潮汕人 ,这声 “阿公” 就自然而然地印刻在你的基因里,是与生俱来的血脉联系。
这种称谓,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是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复杂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辞藻,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道尽了所有的亲情。其次,它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每当听到这声 “阿公” ,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大家庭围绕在老人身旁,其乐融融的画面。那些一起吃饭,一起喝茶,一起听老人讲古仔(故事)的场景,立马就能浮现在眼前。那不只是一段记忆,更是一股暖流,从心头淌过,让整个人都柔软起来。
我常常会想,现如今,很多年轻人为了求学、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到更远的地方。普通话的普及,让许多方言都面临着冲击。可是,我们 潮汕话 的魅力就在于它那种渗透进骨子里的生命力。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一声地道的 “阿公” ,那种乡愁,那种亲切感,立马就能把人拉回那个热气腾腾的家,那片熟悉的土地。我有一个朋友,他从小在广州长大,但家里坚持跟他讲潮汕话。每次他回老家,一见到 爷爷 ,脱口而出的就是 “阿公” 。他说,虽然在外头他跟别人用普通话交流,但只有在喊出 “阿公” 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是真真正正的 潮汕人 ,才觉得自己的根,是扎得那么深,那么稳。
这声 “阿公” ,它教会了我们尊重。它提醒我们,在家族中,长辈的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它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 爷爷 奶奶们为我们撑起的一片天,感恩他们用一生的辛劳,为我们铺就的康庄大道。它不仅仅是一声呼唤,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传承着 潮汕人 的孝道,传承着 潮汕人 对家族的重视,传承着我们 潮汕文化 中那些最美好、最淳朴的品质。
所以,当别人再问起 潮汕人怎么称呼爷爷的 时候,我除了回答 “阿公” ,还想告诉他们,这不仅仅是一个词语那么简单。它是一段历史,是一份情感,更是一种融入血脉、刻骨铭心的文化符号。它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光,也是我生命中永远不会褪色的底色。每当我独自一人,在外地打拼,感到疲惫或者迷茫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 阿公 那慈祥的面容,耳畔仿佛又响起那声熟悉的应答。那一刻,心里就会生出无限的力量,觉得无论多难,都有一个家,都有 阿公 的祝福和期盼,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我。这,就是 “阿公” 的魔力,也是我们 潮汕文化 的魔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