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问得就有意思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礼仪手册查询,更像是一次对人性、对权力、对自我定位的灵魂拷问。你以为问的是个嘴皮子上的词儿,其实你问的是,当一座山矗立在你面前时,你是趴着,跪着,还是想着怎么自己也长成一座山。
咱们先说说最表面的,那些挂在嘴边的 称呼 。
刚进社会的小年轻,最爱犯的错就是用力过猛。见到个职位高点的,恨不得把所有敬语都堆上去。“王总,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行业里的灯塔!”听着是那么回事,但你品品,这里面透着一股子不自信的谄媚,还有点……廉价。真正的大佬,这种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他心里门儿清,你这是场面话,不是心里话。

所以,第一个层次,是学会用“职业身份”去 称呼 。这是最安全,也最无聊的牌。张工,李总,王主任。不远不近,不卑不亢,像个合格的螺丝钉。在体制内,或者等级森严的大公司里,这套绝对管用。它是一种身份确认,一种对现有秩序的尊重。你叫他一声“X总”,等于在说:“我承认您的地位,我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这没什么不好,是生存法则。
可这法则,出了那个门,就不一定灵了。
我见过一个技术 大神 ,头发乱得像鸟窝,穿着拖鞋就在办公室里晃。新来的实习生,西装革履,毕恭毕敬地凑上去:“周总您好……”那 大神 眼皮都没抬,敲着代码回了句:“叫我老周,或者叫我代码疯子,别叫总,我嫌烦。”
看到了吗? 强者 的生态是不一样的。在某些领域,真正的权威来自于他的作品,他的能力,而不是那个印在名片上的头衔。这时候,你管他叫“总”,反而是一种冒犯,像在用世俗的尺子去量一个方外的神仙。对于这种人,最好的 称呼 ,往往是“老师”。
这个 老师 ,学问可就大了。它不是学校里那个老师,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与技能的 尊重 。你叫一个程序员“老师”,是在拜他的码头;你叫一个设计师“老师”,是在敬他的审美;你叫一个手艺人“老师”,是在服他的匠心。这一声“老师”里,没有权力的压迫,只有单纯的求知欲和敬佩。这比一百句“您是灯塔”都来得真诚,来得有力。因为你在夸的,是他最引以为傲的那个部分。
当然,还有更高阶的玩法。那就是,不急着 称呼 ,先观察。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圈子里,核心人物的 称呼 往往是独特的。可能是一个外号,一个昵称,或者干脆就是直呼其名。当所有人都叫他“马总”的时候,他的心腹可能会叫他“老马”。当所有人都叫她“X姐”时,真正被她认可的年轻人,她会让他直呼其名。
这种时候,你急吼吼地跟着别人叫“老马”,就显得特别没眼力见儿。你得等,得看。看他是怎么自我介绍的,看他身边的人是怎么称呼他的,看他在不同场合下对不同 称呼 的反应。这叫“投石问路”。先用最稳妥的“X老师”或者“X总”探探路,如果对方主动说“别这么客气,叫我XX就行”,那你才算拿到了进入他舒适区的门票。
社交,本质上是一场精妙的距离拿捏。 称呼 ,就是你用来调节焦距的那个旋钮。太远,显得生分;太近,显得唐突。
但说了这么多,都还只是“术”的层面。真正决定你在这座山面前姿态的,是你的 心态 。
有一种人,见到比自己强的,膝盖就软了。嘴上喊着“大神”,心里想的是“我这辈子也达不到他这高度了”。这种 称-呼 ,是一种自我放弃。你把他捧上了神坛,同时也给自己画了个地牢。你所有的交流,都变成了仰望和讨好,你学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放在一个可以“学习”的位置上。
另一种人,也叫“老师”,也叫“大神”,但他的 心态 是“取经”。他是孙悟空,你是牛魔王,我承认你厉害,但我来不是为了给你磕头,我是为了学你的七十二变。他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交流,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他的 尊重 ,不是畏惧,而是一种对“可利用价值”的敏锐嗅觉。这种人,成长得最快。因为 强者 ,其实也寂寞,他们也需要被需要,需要看到自己的屠龙之术,后继有人。你的那份“想学”的野心,就是对他最好的恭维。
所以, 比你更强的人怎么样称呼 ?
在办公室,你可以叫他“X总”,这是职场伦理。在专业领域,你可以叫他“老师”,这是江湖规矩。在私下里,你可以观察着叫他“X哥”或名字,这是人情世故。
但最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怎么 称-呼 他。
我更喜欢的一个词是: 前辈 。
这个词,太妙了。它承认了对方在时间上、经验上的领先,但它也暗示了,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你只是比我先出发而已。我尊重你走过的路,踩过的坑,但这不代表我到不了你现在的位置,甚至,超越你。它有一种不卑不亢的追赶感。
你站在他面前,叫他一声“ 前辈 ”,眼睛里没有谄媚,没有畏惧,只有清澈的 尊重 和一丝藏不住的火苗。这火苗在说:“我看见了你的光,我也想成为光。”
相信我,任何一个真正的 强者 ,都会更欣赏这样的眼神,而不是一个俯首帖耳的影子。
说到底,琢磨怎么称呼强者,其实是在琢磨怎么安放我们自己。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遇到比我们更强的人。我们低头,我们学习,我们模仿,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能和他们站在一起,甚至,为后来者开辟一条新的路。
到那时候,你就不再纠结怎么称呼别人了。因为,轮到别人来琢磨,该怎么 称呼 你了。
所以,下次再遇到让你感到压力的人,别慌。深吸一口气,大大方方地,用你观察后最得体的称谓,叫出那个 称呼 。但心里要记着,这只是个代号。真正的较量,在你喊出那个词之后,才刚刚开始。你的任务,不是让他记住你的 称呼 有多甜,而是让他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