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乍一听,特别像社会学调查问卷上的一道题,冷冰冰的,带着一种观察者的疏离感。好像 贫困人口 是个需要被贴上标签、放进玻璃展柜里研究的物种。但你真的往那片土地上,往那些烟火缭绕、泥土芬芳或者说……混杂着汗水和廉价烟草味的空气里一站,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问错了方向。
重点从来不是一个词,一个固定的称谓。重点是,那一瞬间,喊出口的声音里,到底藏着什么。
我先说说最常见的那种,也是最容易被外人误解为“攀亲戚”的。在很多乡土社会,或者城市里那些自发形成的、守望相助的老旧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 称呼 ,是一张巨大且黏稠的网。这张网,叫“人情”。

你看到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对着一个可能只比他大七八岁的邻居,张口就是一声洪亮的“大爷!”。你心里犯嘀咕,这辈分乱了吧?不,一点都不乱。这一声“大爷”,喊出去的不是年龄,是 尊严 ,是秩序。它在说:“我认你这个长辈,在这片地方,我敬着你,有事您说话。”而被喊的那个“大爷”,挺直了腰杆,回一句“哎,来了啊”,心里也就有了一份被认可的踏实。他不一定比对方有钱,甚至可能更穷,但这声 称呼 ,给了他在这个小社会里一个稳固的坐标。
“叔”“婶”“哥”“姐”……这些词,在这里几乎是万能的。它模糊了血缘的界限,把邻里关系强行扭成了准亲属关系。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在资源匮乏的环境里,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是脆弱且伤人的。“我帮你搬袋米,你给我算多少钱?”这话问不出口。但换成“哥,搭把手”,事后对方家里炖了锅肉,肯定会端一碗过来,说“弟,尝尝鲜”。这里面,没有账本,只有人情。 贫困人口怎么称呼对方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通过语言,提前为自己未来的求助和给予,铺下了一条温情脉脉的路。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带着点狡黠,也带着点无可奈何的真诚。
然后,还有一种,是基于“手艺”的 称呼 。
在城里,你管谁都叫“师傅”,可能是一种客套。但在很多底层社会,这一声“师傅”,含金量极高。村口的王木匠,哪怕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一辈子没穿过几件新衣服,但只要有人拿着坏掉的桌子腿找上门,喊一声“王师傅,给瞧瞧”,他的眼睛里就会有光。这个 称呼 ,确认的是他的价值,是他区别于“只能出傻力气”的那个核心竞争力。同样,会修农具的“李师傅”,会看点小病小痛的“张大夫”(哪怕他根本没有行医执照),这些 称呼 就是他们行走江湖的“名片”。
这个“名片”至关重要。它意味着 对方 在需要你的时候,会给予你最高的尊重。这种尊重,有时候比钱还重要。它能让一个在物质上极度匮乏的人,找到精神上的支点。你看, 贫困人口 的世界里,价值体系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完全由他银行卡里的数字决定,而是由他能为这个小小的社群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东西来决定。而那个 称呼 ,就是对这种价值最直接、最响亮的加冕。
再往深里说,还有一类更“粗粝”的 称-呼 ,就是外号。
“黑子”“歪脖”“大个儿”“闷葫芦”……这些词,要是从一个西装革履的城里人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能当场干起来。但你把场景切换一下,在村头的大槐树下,一个光着膀子的汉子,对着另一个正在抽旱烟的男人喊:“嘿,瘸子,你那烟还有不?给续一口!”那个被称为“瘸子”的人,可能眼皮都懒得抬,直接把烟袋递过去。
这其中的奥妙在于,“自己人”和“外人”的天壤之别。在那个封闭、稳定、彼此知根知底的环境里,一个基于生理特征或性格特点的外号,反而是一种极致的“接纳”。它代表着“我完全了解你,包括你的缺陷,但我不在乎,你就是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一员”。这种 称呼 ,剥离了所有客套和伪装,带着一种泥土般的粗糙和野蛮的亲密。它像一把锉刀,磨掉了人与人之间那层薄薄的、名为“礼貌”的隔阂,让 关系 变得更直接,更不设防。当然,这种“特权”是圈内限定的,外人一旦使用,就是侵犯,就是宣战。
那么,当他们面对真正的“外人”——比如来访的干部、做调查的学生、或者偶然路过的“老板”时, 贫困人口怎么称呼对方 呢?
那又是另一套话语体系了。
“同志”这个词,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嘴里还会出现,带着一种对公权力的习惯性敬畏。“老板”,这个词就更普遍了,只要你看起来穿得比他们好,开着车,他们就会默认你是个“老板”,这声 称呼 里,有羡慕,有距离感,也有一丝微弱的、希望从你这里获得某种机会或资源的期盼。还有“领导”,这是个更高级别的词,用得非常谨慎,通常是对着那些能直接决定他们命运的人,比如村支书、乡长。
你看, 称呼 是一把尺子,精准地丈量着他们与外部世界的距离,以及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对内,他们用人情和外号构建了一个紧密的、可提供庇护的共同体;对外,他们用那些带着敬畏和疏离的词汇,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与权力和财富的关系。
说到底, 贫-困-人-口-怎么-称-呼-对-方 ,这个问题背后,根本不是语言学,而是生存学。每一个看似随意的 称呼 ,都是一道密码,解码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生态、他们的价值排序、他们的情感模式和他们的 生存 策略。
那一声声或亲或疏、或尊或卑、或粗野或恭敬的 称呼 ,就像在贫瘠的土地上,用力扎下的根。你平时看不见,但你知道,没有这些根,风一吹,人就散了,就倒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