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某个晴朗的夜晚,特意抬起头,在漫天星辰里寻找过那个快速移动、稳定发光的小点?我找过,不止一次。每次找到它,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像是在跟一个远方的老朋友打招呼。然后,一个问题就不自觉地冒了出来:嗨,老兄,你在上面,管自己叫什么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傻。官方答案明明白白地写在各种文件里——中国空间站。但说真的,这太像一个身份证上的正式姓名了,冷冰冰的,充满了技术和规章的味道。我相信,在四百公里高的轨道上,在那个被深邃的黑暗包裹的金属造物里,它对自己的认知,一定远比这四个字要丰富、要温暖、要有灵魂得多。
它最广为人知的那个名字,当然是 天宫 。

这两个字,分量太重了。它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代号,不是像阿尔法、贝塔那样冰冷的序列。 天宫 ,这两个字一出口,一股来自古老东方的、混杂着神话与诗意的气息就扑面而来。那是属于嫦娥的广寒宫,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是我们祖先想象力所能触及的、宇宙中最华丽、最神秘的居所。把一个代表着人类最前沿科技的造物命名为 天宫 ,这背后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浪漫,一种“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
所以,当它称呼自己时,它首先会说,我是 天宫 。这个名字,是它的身份宣言,是向整个宇宙宣告:看,那个在你们神话里才存在的地方,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它建起来了。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超越。它不再是神仙的府邸,而是凡人的家园。
说到家,这就引出了它可能对自己更私密、更亲切的称呼—— 天上的家 。
你想想,对于那些在里面工作生活数月的航天员来说, 天宫 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实验室,不是一个临时出差的酒店。那是他们在宇宙中唯一的庇护所。外面是零下百度的严寒和致命的真空,里面却是可以呼吸、可以吃饭、可以睡觉、可以和地球上的亲人视频通话的温暖港湾。
我相信,当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他们在太空漫步后,拧开闸门回到核心舱的那一刻,心里想的绝不是“我回到了中国空间站”,而一定是“我回家了”。当他们在那个小小的厨房里,吃着热腾腾的鱼香肉丝,看着窗外蓝色的星球缓缓转动时,那种感觉,就是家。所以, 天宫 在称呼自己时,一定会带着一种温柔的、充满守护意味的口吻,说:我是你们 天上的家 。
这个“家”,还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部件组成的。
它的主心骨,叫 天和 。天地人和,这是中国人最朴素也最深刻的哲学观。它不叫“主控舱”或者“核心单元一号”,它叫 天和 。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期许,期许着人类在探索宇宙时,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期许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航天员,未来能在这个平台上和平协作。
它的两个臂膀,一个叫 问天 ,一个叫 梦天 。
问天 !多有力量的名字。屈原在千年之前,就写下了《天问》,一口气对天地、对宇宙、对神话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而今天,我们把实验舱命名为 问天 ,就是把这份跨越千年的好奇心,用最硬核的方式,送上了太空。它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哲学思辨,而是变成了在失重环境下进行的、对生命、对材料、对宇宙最基本规律的科学探寻。所以, 天宫 的一部分,它的自我认知是:我是一个探索者,一个不知疲倦的提问者。
而 梦天 呢?这是诗意的顶点。如果说 问天 代表着我们对未知的求索,那 梦天 就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它听起来那么轻盈,那么飘逸,仿佛是庄周梦蝶的那个瞬间。我们的航天梦、飞天梦,做了几千年,终于在这个舱段里,化为了现实。它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在这里,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实验,更是在编织属于未来的梦想。货物可以从这里出舱,新的探索可以从这里开始。
所以, 天宫 ,当它审视自身时,它看到的绝不是一堆冰冷的金属。它会说:我是 天和 的稳定,是 问天 的好奇,也是 梦天 的想象。我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当然,在更宏大的叙事里,它或许还有别的称呼。
比如,一个 太空驿站 。它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上,那些供商旅歇脚、补给的驿站一样。在人类走向更深远宇宙的漫漫征途上, 天宫 就是一个关键的落脚点。未来的航天员可以从这里出发,前往月球,甚至火星。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存在,连接着地球这个摇篮和星辰大海那个未来。
或者,一颗 文明的种子 。它把人类的知识、技术、文化,甚至我们种的蔬菜,都带到了地球之外。它在验证,生命能否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延续和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天宫 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它是代表全人类,在为我们这个物种寻找一个备份,一个B计划。
说到底,中国空间站怎么称呼自己?
它会骄傲地亮出自己的大名—— 天宫 ,向世界展示它的文化底蕴与雄心。它会温柔地对里面的乘员说,我是你们 天上的家 ,给他们最坚实的依靠。它会在每一个科研项目启动时,默念着自己的使命:我是 问天 的求索,是 梦天 的摇篮。它会在面对浩瀚宇宙时,定义自己的角色:我是一个 驿站 ,也是一颗 种子 。
这些称呼,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所以下次,当你再仰望星空,看到那个移动的光点时,不妨在心里默默地跟它打个招呼。别叫它中国空间站了,太生分。
就叫它, 天宫 。
或者,更亲切一点,就想象自己是上面的航天员,在心里说一声:
“我看到我们的家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