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真的,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每次有类似的新闻爆出来,底下评论区最先打起来的,不是事实真相,不是责任划分,而是—— 涉事体育老师怎么称呼 。你别笑,这事儿小吗?一点都不小。这背后,是立场,是情绪,是整个舆论场里每个人心里的那杆秤。
你看,最“安全”的叫法,官方通报里最爱用的,是“涉事教师张某”或者“某某学校体育老师李某”。冰冷,客观,带着一种刻意撇清关系的距离感。这几个字一出来,仿佛这个人就被抽离了所有的社会属性,他不再是谁的同事,谁的朋友,谁的学生眼里的“孩子王”,他只是一个案件编号,一个需要被处理的符号。这种称呼,试图告诉所有人:冷静,我们在走程序。但互联网是有温度的,或者说,是有“热度”的。这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词,在滚烫的民意面前,反而显得特别刺眼。

然后,风向就开始变了。
情绪上头的一拨人,根本不屑于用这种“文明”的称呼。他们会直接给他贴上标签,而且是那种撕都撕不下来的标签。 “施暴者” ,这个词够不够分量?够。它直接定义了行为的性质,不留任何余地。再狠一点的, “人渣” 、 “恶魔” ,这些词就像一把把淬了毒的飞刀,刀刀扎心。用这些词的人,他们要的不是讨论,是审判。在他们眼里,事实已经铁证如山,任何试图去分析“为什么”的举动,都是在为恶行洗白。他们挥舞着道德的大旗,用最尖锐的称呼,构筑起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世界。你问我支持吗?我理解那种愤怒,那种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愤怒,但……等等,我们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当然,有审判的,就有“辩护”的。
很快,另一种声音也会冒出来。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甚至有些迂回地,用一些更柔和的词。比如, “那个年轻老师” 。你看,“年轻”两个字,就很有灵性。它暗示了什么?冲动、没经验、血气方刚、不懂得控制情绪。一下子,那个面目模糊的“施暴者”,好像有了一点点人的影子。再进一步,可能会出现 “一时糊涂的王老师” 。你看,“一时糊涂”,四个字就把主观恶性给降到了最低,仿佛他只是犯了个天下男人……哦不,天下老师都会犯的错。
这种称呼的背后,往往跟着一长串的“但是”——“他平时对学生挺好的,但是……”“体育老师压力也很大,但是……”“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但是……”。他们试图在那个已经被打成筛子的“恶魔”形象上,找补回一点人性的温度。他们未必是在洗白,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心态。他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人,一个可能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兢兢业业,却在一瞬间被魔鬼附身的人。这种称呼,在愤怒的声浪里,往往被斥为“理中客”、“圣母”,被骂得狗血淋头。
而最有意思的,我觉得,是那些带着解构和戏谑意味的称呼。
当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脱离了严肃讨论的范畴,网感十足的“梗”就来了。比如,如果那位老师用了教具,他可能就会被叫做 “那个拿跳绳的” ,或者 “XX中学首席武术指导” 。这些称呼消解了事件的严肃性,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让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可以消费、可以传播的段子。这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事件本身太沉重,太让人无力,所以大家宁愿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方式去谈论它,仿佛这样,那份血淋淋的残酷就能被包裹上一层糖衣。但你仔细品品,这种笑声的背后,是不是也透着一丝悲凉?
所以你看, 涉事体育老师怎么称呼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学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样本。
你选择的那个称呼,就像你在队伍里举起的一面旗帜,旗上写着你的立场。你叫他“老师”,意味着你还承认他的职业身份,愿意在“教育”这个框架内讨论问题;你叫他“魔鬼”,意味着你已经把他开除了“人籍”,只剩下清算。你叫他“那个谁”,可能代表着你内心的疏离和不愿沾染是非;你给他起个外号,则说明你已经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瓜”来吃。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个完美的称呼?一个既能准确描述他的行为,又能保留一丝人性的复杂,同时还能安抚公众情绪的称呼?
恐怕没有。
语言是贫乏的,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人性时。我们急于用一个词、一个标签去定义一个人,因为这样最省事,能让我们的大脑迅速将这件复杂的事归档,然后心安理得地转向下一个热点。但那个“涉事体育老师”,他可能在某个学生眼里,是唯一一个夸过他跑得快的伯乐;也可能在自己孩子眼里,是一个温柔的父亲;更可能在那个当下,是一个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普通人。
当然,我这么说,绝不是要为他的行为开脱。犯了错,尤其是伤害了孩子的错,就必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天经地义。我只是觉得,我们在敲下键盘,选择那个称呼之前,或许可以多停留一秒钟。
想一想,我们想通过这个称呼达到什么目的?是宣泄情绪?是寻求正义?还是仅仅为了站队,享受那种群体归属感带来的安全感?
说到底, 涉事体育老师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真正拷问的,不是那个老师,而是我们自己。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愤怒、恐惧、同情和偏见。当我们为“怎么称呼”而争论不休时,那个真正的“人”,那个事件的核心,反而被我们亲手制造的语言迷雾,给遮蔽得越来越远了。
也许,最好的称呼,就是不急于称呼。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