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台那头人影晃动,你想再来一杯,酒单上的字儿开始跳舞,嘴巴张了半天,一个词儿卡在喉咙里……到底,我该怎么 称呼 眼前这个给我递上精神解药的 人 ?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相信我,一个简单的 称呼 ,绝对能决定你今晚的体验是“宾至如归”还是“敬而远之”。作为一个在各种 酒吧 吧台前坐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屁股,我见过的场面,比很多人喝过的酒都多。
咱们先从最灾难的级别说起。

一声清脆的响指。啪。
整个 酒吧 好像都安静了一秒。那位西装革履的 顾客 ,手指还停在半空,脸上带着一种“我消费我最大”的理所当然。 调酒师 小哥手里的摇酒壶顿了顿,眼皮都没抬,但你能感觉到他周身的气压低了至少五个帕斯卡。这种行为,朋友,这简直是雷区蹦迪。这是把 调酒师 当成了什么?一个会移动的声控开关?这是彻头彻尾的不尊重,不仅是对他这个 人 ,更是对他这门手艺的蔑视。
同样糟糕的,还有那声响彻云霄的“喂!”或者“服务员!”
我的天。每次听到这种 称呼 ,尤其是在一家专业的鸡尾 酒吧 里,我都替那位 顾客 脚趾抠地。大哥,你看看他胸前那件考究的马甲,看看他身后那一墙琳琅满目的基酒和利口酒,看看他调酒时那行云流水的动作。他不是简单地给你倒杯喝的,他是在创作。把他叫做“服务员”,就好像管一个外科医生叫“开刀的”,管一个画家叫“涂墙的”。侮辱性极强,伤害性也极大。你这么一喊,基本上就等于告诉他:“我不在乎你是谁,我只要我的酒,快点。”那你得到的,也只是一杯没有灵魂的、按标准流程做出来的液体,别指望任何额外的惊喜。
然后,我们进入一个更普遍、也更微妙的区域——“帅哥”、“美女”。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是亲切,是赞美。在某些场合,比如大排档或者非常嘈杂的啤酒吧,这么喊可能问题不大,大家图个热闹。但在一个注重氛围和体验的 酒吧 里,这个 称呼 就有点……怎么说呢,廉价。
你想想,一个专业的 调酒师 ,他可能花了数年时间学习酒类知识、背诵上百种经典配方、练习各种炫技。他为你选酒、给你建议、为你调制一杯恰到好处的饮品,他的价值在于他的专业性。而你一句轻飘飘的“帅哥”,就把他所有的努力和专业,简化成了最表层的生理特征。油腻感瞬间拉满。而且,对于那些每天晚上要听几百遍“帅哥”、“美女”的 调酒师 来说,这两个词早就麻木了,甚至有点烦。它非但不能拉近你们的距离,反而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那么,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其实特别简单,简单到很多人都忽略了。
最稳妥、最不会出错的 称呼 ,就是直接用他的职业—— Bartender 。
如果你的英文不错,一句清晰的“Excuse me, Bartender?”,专业、礼貌,满分。如果想用中文,直接说“ 调酒师 ,你好”,同样得体。这表达了你对这份职业的认知和尊重。你承认他的专业身份,他自然也会用最专业的水准来回报你。
不过,这只是入门级别。想真正成为一个受欢迎的 顾客 ,还有一个进阶玩法。
那就是, 叫出他的名字 。
这才是终极奥义。一个人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当你能叫出他的名字时,意味着你把他当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 人 ,而不是一个模糊的职业符号。
怎么知道他的名字?太简单了。很多 酒吧 的酒单上会印着 调酒师 团队的介绍。有些 调酒师 会佩戴名牌。再不济,在他不忙的时候,你可以非常真诚地问一句:“你好,请问怎么 称呼 你?”相信我,没有一个 调酒师 会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海一家隐藏在巷子里的 酒吧 ,吧台里一个看起来很酷、话不多的 调酒师 。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熟客都叫他“阿光”。轮到我点单时,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招手,而是等他目光扫过来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阿光,麻烦给我一杯Old Fashioned,威士忌可以稍微重一点。”
他明显愣了一下,抬眼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多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然后他点了点头,没说话。但那晚我拿到的那杯Old Fashioned,是我喝过最棒的之一。冰块是完美的手凿老冰,橙皮的风味恰到好处地悬浮在酒体里,威士忌的尾韵悠长而温暖。临走时,他对我说了整晚唯一的一句话:“喝得惯吗?下次来试试我的内格罗尼。”
看到了吗?这就是区别。一个名字,打开了一扇门。
当然,所有这些都取决于 酒吧 的类型和氛围。在一个震耳欲聋的Club里,你可能除了用尽全力嘶吼和打手势,别无他法。但在那些我们愿意坐下来,好好喝一杯,甚至聊几句天的地方,一个得体的 称呼 ,就是你展示自己素养的最好名片。
归根结底, 顾客 和 调酒师 之间,是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我们寻找慰藉,他们提供作品。这不仅仅是金钱交易。好的 顾客 能激发 调酒师 的创作欲,而好的 调酒师 则能点亮一个 顾客 的夜晚。
所以下次,当你坐在吧台前,准备开口的时候,请稍微想一想。别再用那些懒惰又失礼的 称呼 了。试着叫他的名字,或者至少,叫他一声“ Bartender ”。
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将远不止一杯酒那么简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