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关于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这事儿,可真不简单!

凌晨三点,我,一个资深铲屎官,正失眠。旁边猫窝里,我家大橘“胖虎”的亲闺女,“年糕”,正揣着小手睡得四仰八叉。我盯着这坨毛茸茸的小东西,一个堪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终极哲学问题,毫无征兆地,狠狠击中了我的天灵盖: 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

你别笑。这问题一旦钻进脑子里,就跟猫薄荷上头的猫一样,没完没了。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这问题简直是无稽之谈。猫的社会结构里,压根就没“姥姥”这个编制。母猫生下小猫,抚养到能独立了,这亲子关系就算到头了。下一代?下一代那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篇。它们的世界,纯粹、直接,没有我们人类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亲族谱系。

深度剖析:关于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这事儿,可真不简单!

可我们是人啊!我们是会给猫穿衣服、过生日、甚至煞有介事地跟它们对话的“痴情种”。当我们把一只猫接进家门,它就不再仅仅是一只动物,它成了“家庭成员”。于是,我们人类社会那套复杂又温暖的称谓体系,自然而然地就想往它们身上套。

所以, 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 ?这根本不是一个动物学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学和情感学的问题。它的答案,取决于谁在扮演“姥姥”这个角色。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情况:猫妈妈的主人,也就是我,荣升“猫姥姥”。

没错,就是我。想当初,胖虎还是个巴掌大的小流浪,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地喂大的。后来她情窦初开,搞大了肚子,又是谁鞍前马后,又是高级猫粮伺候着,又是产房(一个铺满旧毛巾的纸箱)准备着?是我。生产那天,我比胖虎还紧张,守了她一夜,亲手接生了年糕。

从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变了。我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铲屎官,我升级了!我是胖虎的“妈”,那年糕不就得管我叫“姥姥”吗?逻辑完美,毫无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称呼就多了去了。我可以慈爱地自称“姥姥”,抱着年糕说:“来,让姥姥抱抱。”我妈,也就是年糕的“太姥姥”,有时候会开玩笑地叫我“猫姥姥”。听听,这称呼,充满了奉献与辛劳的光辉。当然,也可以更戏谑一点,比如“铲屎皇太后”,或者“太后老佛爷”。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捏着嗓子,模仿着电视剧里的腔调,对胖虎说:“哀家乏了,传你的小崽子来给哀家揉揉肩。”然后年糕就会迈着小奶步过来,用它的小脑袋蹭我的手。那一刻,我觉得整个猫星球都是我的。

第二种情况:我妈,人类姥姥,对“孙辈”猫咪的爱,泛滥成灾。

自从年糕出生,我妈来我家的频率明显高了。她以前总说我“玩物丧志”,现在呢?每次来都拎着她亲自挑选的鸡胸肉,嘴里念叨着:“给我的小外孙女儿补补。”她会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看着年糕玩一个线团看半天,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慈祥。

这时候, 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 ?那自然就是“外婆”或者“姥姥”了。这个“姥姥”,是正儿八经的、带着人类血缘(的情感投射)的姥姥。年糕在她眼里,就是我的“孩子”,是她的隔代亲。她会给年糕织小毛衣(虽然年糕根本不穿),会偷偷给它喂零食(虽然我三令五申不许),还会对着它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年糕似乎也懂。它对我妈,比对我还亲。只要我妈一坐下,它就自动自觉地跳上她的膝盖,发出拖拉机一样响的呼噜声。我妈就摸着它的背,一口一个“我的乖外孙女儿”。

这种称呼,带着一种奇妙的、跨越物种的温情。它让家庭的纽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延伸到了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身上。

第三种情况,这就有点意识流了:猫姥姥,是一个缺席的、被想象出来的角色。

胖虎是流浪猫,我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妈妈是谁,一只怎样的猫。它或许是一只美丽的狸花,或许是一只胆小的三花。它在哪条小巷里生下了胖虎?它教会了胖虎哪些生存的本领?

我不知道。

所以,年糕的“姥姥”,是一位神秘的、存在于血脉里的猫。我有时候会看着年糕某些特别的习惯——比如它揣手的时候总是把右爪压在左爪下面,和胖虎一模一样——然后就会想,这会不会就是遗传自那位素未谋面的“猫姥姥”?

对于这位“猫姥姥”,没有固定的称呼。它是一个符号,一个关于传承和血脉的想象。它是风里一只矫健的野猫的身影,是月下一声悠长的呼唤。它是胖虎和年糕身上共同的、野性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所以你看, 小猫咪的姥姥怎么称呼

它可以是 “我” ,是那个充满爱与责任的铲屎官的自我加冕。它可以是 “外婆” ,是人类家庭情感的自然延伸和投射。它也可以是一个 “美丽的谜” ,是对生命源头的一份温柔想象。

说到底,我们之所以会纠结于这样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不过是因为我们爱得太深沉。我们渴望用我们所理解的、最亲密的方式,去定义我们和这些小生命的关系。我们给它们起了名字,为它们构建了家庭,甚至为它们续上了家谱。

这个称呼,叫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柔软的爱意。

而那只叫“年糕”的小猫咪,它可能永远不会懂“姥姥”这个词的发音和含义。但当它用它那粉嫩的小鼻子蹭你,用它那柔软的小爪子搭在你手上时,它其实已经用它自己的语言,千万次地呼唤过你了。那个呼唤,就叫“温暖”,叫“依靠”,叫“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