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称呼男朋友好听但不肉麻?这些称谓你值得拥有!

说真的,这事儿吧,看似小,但其实挺让人琢磨的。怎么称呼自己那位相好的?既要显得亲昵,有专属感,又不能腻歪到自己都起鸡皮疙瘩,或者在朋友面前都拉不下脸来。那句“亲爱的”早八百年就沦为淘宝客服的标配了,而“达令”“哈尼”……嗯,在我听来,总有点飘忽不定的不真实感,或者太像偶像剧的道具,少了点人间烟火气。至于那些齁甜的“小宝宝”“宝贝蛋”,抱歉,我的胃可能不太能承受。

我们想要的是那种,一叫出口,心里就暖暖的,对方听了也心领神会,知道你在唤他,带着几分只有你们俩懂的默契,但又不至于让旁边人感觉空气凝固、牙倒了十八颗糖似的。说白了,就是 好听、不肉麻 ,带着点儿你们俩的专属“味道”。

我见过挺多有意思的称呼,有些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空穴来风,是我这双眼睛,呃,这颗八卦的心,在人来人往中观察到的,或者从朋友们的私语里捕捉到的。

怎么称呼男朋友好听但不肉麻?这些称谓你值得拥有!

最常见的,估计还是在名字上做文章。别小看这最简单的路子,里头学问大着呢。直接叫全名?那太生分了,像在点名批评。叫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杰”“鹏”“宇”……听着就像中学同学聚会,熟是熟了,但没那层滤镜。要加点儿料。

叠字 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得分人。“东东”“明明”“凡凡”……有些名字叠起来还行,带着点天真可爱的劲儿。比如,叫“阳阳”,感觉阳光洒在脸上;叫“星星”,好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但这玩意儿也看脸,不是,是看气质。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被叫“壮壮”,听着是符合事实,但总觉得少了点情趣;叫“浩浩”,又好像回到了幼儿园。所以,叠字得看名字本身的音韵,以及你男朋友给你的感觉。如果他本身性格比较阳光、少年气,叠字会很加分。如果他偏成熟稳重,叠字可能会显得有点……违和。

另一种在名字上做文章的方法,是 截取名字的一部分再加点儿后缀 。比如,他叫“李文杰”,你可以叫他“文杰儿”,这“儿”音一出来,京腔还是非京腔,都带着点儿撒娇的意味,自然不做作。或者叫“老李”,别误会,这个“老”不是真老,而是一种带着点亲近、有点调侃又有点依赖的语气。我认识一个姑娘就这么叫她男朋友,每次一听,就觉得这关系瓷实得很。再比如,叫“杰哥”,这得看年龄差或者你们俩的相处模式。如果他比你大不少,或者他平时比较有大哥范儿,叫“哥”显得你有点小鸟依人,挺搭的。但如果你们俩同龄或者他比你小,硬叫“哥”,就有点别扭了。

还有一种,是 根据名字谐音或者特点来昵称化 。这个就非常考验创意了,而且是你们俩独有的暗号。比如,他名字里有个“昊”字,你可以叫他“昊仔”(南方腔调,显得亲切可爱)。他名字里有个“辰”字,你们又都喜欢某个星座,也许可以叫他“辰星”?这个真的没有固定模式,全靠你们俩的共同经历、梗、甚至是只有你们俩懂的笑话里去挖掘。 独一无二 ,这才是这些称呼的魅力所在。

跳开名字本身,还有一些 根据他的特点来的称谓 。比如,他爱打篮球,跳得特别高,你可以叫他“弹簧腿”?(哈哈,这个有点损,但你们俩私底下开玩笑没问题)。他特别喜欢看书,你就叫他“书呆子”,但得是那种充满爱意的“书呆子”。他做事特别靠谱,你遇到啥事都喜欢找他,可以叫他“定海神针”。这个嘛,关键在于 观察 ,观察他有哪些特别的习惯、爱好、优点或者……在你看来是萌点的“缺点”。然后用一个形象的、带点儿画面的词来代指。这种称呼,每次一叫,都会立刻在你们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形象,比干巴巴的“亲爱的”要有温度多了。

再进阶一点的,是 基于你们的经历或共同回忆 。这个难度更高,但也更甜,属于那种甜而不腻的类型。比如,你们第一次约会下雨,他给你撑伞,伞檐滴水,滴到他肩膀上,你们俩看着对方傻笑。也许你可以叫他“雨伞精”?(好吧,这个有点跳跃,但思路是这样的)。或者你们因为某个电影、某首歌结缘,可以从中提取一个元素作为称呼。比如,都喜欢周杰伦,也许可以叫他“慢半拍”(因为周董的歌有时慢半拍?只是举例!)。这些称呼,外人听了可能一头雾水,但你们俩一听,脑海里立刻回放当年的画面,这就是 专属的浪漫

还有一种称呼,带着点儿 反差萌 。比如,他长得很高大威猛,你私底下叫他“小熊”或者“大猫”。他平时不苟言笑,你叫他“开心果”。这种反差感,能增加生活的趣味,也能体现出你在他面前的那份放松和调皮。前提是,他接受并且喜欢这种反差。

当然,也有一些 万能的、不太容易踩雷的称呼 。比如: “先生” :别觉得老派!在某些语境下,特别是带点儿撒娇的语气里,“先生”可以显得很尊重,又有点儿小情趣。想象一下,你遇到点小麻烦,皱着眉头看着他,“先生,你看怎么办呀?”是不是比叫“老公”来得不那么直接,却更有效? “老板” :这个称呼带着点儿玩笑意味,尤其如果他工作特别忙,或者在某些事情上他说了算的时候,可以用来调侃。比如,他决定晚上吃什么,“老板,今天吃火锅怎么样?” “队长” :如果你们一起做某件事,他像个领头羊,或者他本身有领导才能,叫他“队长”显得你很信任他、依赖他。 “我家那谁” :嗯,这个更像是在跟朋友描述他时用的,透着点儿自家人的随意和亲近。但偶尔私下里叫一下,也挺有画面感的,像在说“我家的宝贝”。 “名字+老师” :如果他真的在某个领域很厉害,或者你觉得他身上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叫声“老师”,既是肯定,也拉近了距离。比如他很会做饭,叫他“XX老师”,让他给你露一手。

选择哪个称呼,真的没有标准答案。 最关键的 ,是这个称呼 让你觉得舒服,让他听着高兴 。它应该是 你们俩互动关系的自然产物 ,而不是刻意拗出来的。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脱口而出的昵称,反而最能打动人心。

而且,称呼是可以 变化的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甚至只是想换个方式表达爱意,都可以尝试不同的称呼。今天叫“文杰儿”,明天叫“老李”,后天叫“书呆子”,只要你们俩乐在其中,就是最好的。

最后想说,别被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框住。 最好的称呼,一定诞生在你们自己的故事里。 多观察他,多感受你们之间的氛围,大胆去尝试。一个 真诚的、带着你独特情感的称呼 ,即使听起来不是那么“好听”或者有点“怪”,但在他耳朵里,可能就是全世界最动听的声音,因为它只属于你,只属于你们。去创造属于你们的 秘密爱称 吧!那才是真正 好听但不肉麻 的精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