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别再叫小名?家族关系称呼探讨

说实话,这个问题,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它隔三岔五就会像个小石子一样,突然落进我的脑子里,激起一阵涟漪。特别是最近,我那最小的舅舅,五十出头的人了,给我打电话。电话里头,他先是咳了两声,然后 hesitated,你知道吗?就是那种明显的停顿,仿佛在脑子里翻字典、选字儿。最后,憋出一个有点别扭的称呼,我的全名,连名带姓,特别正式,还带着点生疏。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

小时候不是这样的。那会儿他才二十来岁,我还是个鼻涕虫。在我有限的记忆里,他叫我“囡囡”,或者我的叠字小名,“乐乐”。那时候,他总是咧着嘴笑,把我高高举起来,胡渣子扎得我咯咯笑。那几个叠字,带着一股子奶香味儿,裹挟着他年轻时的汗水和阳光。那是亲昵,是没大没小的疼爱,是家族里最年轻的长辈对最小一辈的毫无保留。根本不用想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他想怎么亲近就怎么叫呗,仿佛那称呼是从嗓子眼里自然滚出来的,不带一丝犹豫。

长大一点,上学了,小名渐渐就在外面不用了。回到家里,舅舅有时还是会叫小名,但次数少了。更多时候,他开始叫我的大名,“王XX”。这个称呼听起来就郑重许多,宣告着你不再是那个只会流鼻涕的小屁孩了,你有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身份,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了。那时候,他叫我的大名,语气里会带一点“看看我们家大姑娘/大小子了”的那种自豪感,夹杂着一点点不舍。就像秋天看着叶子黄了,知道它总要落,但还是想多看两眼。那个阶段,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大名,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象征着我的成长,他的放手。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别再叫小名?家族关系称呼探讨

再后来,我离家去外地读书,工作。见面的机会少了,联系基本靠电话和微信。每次电话,我都感觉他在努力跟上我的脚步。我换了城市,换了工作,他的称呼也跟着变。有段时间,他听别人说我在公司做得不错,电话里就带着点试探性地叫我“小X啊,现在是大忙人了吧?”那个“小X”听起来像是把我的姓氏和他的记忆强行捏在一起,有点生硬。

结婚后,我有了孩子。家族里好像突然多了一个参照系。舅舅再打电话来,有时会直接问:“哎,孩子怎么样啊?”然后顺带问我。更常见的,他会模仿我孩子的语气,用孩子对我的称呼来叫我,比如“XX妈”。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鼻子有点酸。好像突然之间,我的身份被“母亲”这个角色完全覆盖了。在舅舅眼里,我不再是那个需要他疼爱的小辈了,而是另一个需要他关心的小生命——我的孩子的母亲。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XX妈”,这称呼里没有了我的名字,没有了我的过往,只有我现在的身份和责任。它很真切,很现实,有时候也让我感到一点点失落,仿佛我作为“我”本身,在他那里正在变得模糊。

你可能觉得我在矫情,一个称呼而已,多大点事儿?但对我来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是时间和关系流动的刻度。每一个称呼都有一段故事,一种温度。小时候的“囡囡”,是无忧无虑;青春期的“大名”,是成长和期盼;工作后的“小X”,是努力融入我新生活;有了孩子后的“XX妈”,是认可我的新角色,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身份的转移,甚至是自我的部分消融。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呢?如果让我自己选,我好像也没有标准答案。叫我大名?听起来有点生疏。叫小名?我这么大岁数了,可能他自己都觉得别扭。叫“XX妈”?虽然是事实,但我还是希望他能看到“我”这个人,看到我除了是孩子的妈妈之外,还是他曾经疼爱的那个小辈,那个有自己名字、有自己生活的人。

也许,称呼本身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喊出这个称呼时的情感。是那种,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即使彼此的生活轨迹已经截然不同,他依然把你放在心里,依然记得你们之间的联结,依然在你需要的时候,那个声音会准时出现。

可是啊,生活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有时候,称呼的改变不是因为情感变淡,而是因为他们真的老了,记忆力衰退了,或者他们觉得,新的称呼更符合你在家族里的新地位。比如,我已经成家立业,在他们眼里,我不再是那个被庇护的小孩了,而是能顶天立地、撑起一个家的大人了。用更正式的称呼,或许是他们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尊重在我听来,可能掺杂着疏离感。

我也观察过家族里其他人。我的舅舅怎么称呼我的表兄弟姐妹,怎么称呼他们的孩子。有的小名一直叫,叫到孙子辈都出生了;有的则早早就换成了正式称呼。这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全凭舅舅自己的习惯,还有被称呼者在家族中的“地位”变迁。有时候,一个在外面混得特别好的表哥,回到家,舅舅可能都会带着点开玩笑的口吻叫他“X总”。这称呼里,既有亲情,又夹杂着一丝对社会成就的认可,甚至还有点长辈的调侃。

所以,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这个问题,抛出来就像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只有涟漪,没有确定的答案。它不像一道数学题,1+1=2,板上钉钉。它更像一道开放性的哲学题,关于身份,关于关系,关于时间如何磨蚀又重塑我们与亲人之间的羁绊。

或许,我应该放宽心。无论舅舅叫我什么,只要他心里有我,记得有我这么个外甥/外甥女,在家族的地图上给我留一个位置,就够了。那个别扭的、连名带姓的称呼,可能只是他在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关心,表达“你看,你已经这么大了,我得用个大人的方式叫你”这种笨拙的爱。

但如果能选择,我还是希望能听到那个带着温度、不生疏、能让我感觉到自己是被看见的个体,而不是某个身份附属品的称呼。也许,下次回老家,我可以主动跟舅舅开个玩笑:“舅舅,你叫我名字怪别扭的,不如还是叫我小名吧?”或者,“舅舅,其实你随便怎么叫都行,只要是你叫我就好。”

称呼啊,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它像一条看不见的线,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连接着血脉和情感。 舅舅应该怎么称呼我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有固定答案,它会随着我和舅舅的人生轨迹,一直变化下去。而我,也会在这种变化里,感受着亲情的深浅,岁月的痕迹,以及自己如何在家族这棵老树上,慢慢长成自己的样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