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见亲家了,我该怎么称呼他们啊?”我表妹昨天晚上十点多,突然微信轰炸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是啊, 亲家见面怎么称呼 ,这可不是小事儿。第一次见面,称呼得体,能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为以后两家人相处打下良好基础。
别慌,我跟她说,这事儿我熟。毕竟,当年我结婚的时候,我妈为了这个也研究了好久。
首先,最最稳妥,也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就是喊“ 叔叔、阿姨 ”。简单直接,又显得尊敬。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比如对方如果年龄比较大,或者你本身年龄也比较大了,再喊叔叔阿姨可能就有点不太合适,会显得有点装嫩。

这时候,可以考虑稍微正式一点的称呼,比如“ 伯父、伯母 ”。这个称呼比较传统,也比较有文化感,适合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对方比较注重礼仪。
当然,如果对方比较开明,或者你和你的另一半跟他们的关系都很好,也可以直接问问他们,喜欢你 怎么称呼 他们。这样显得你很尊重他们的意见,也更容易拉近距离。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这种方式,直接坦诚地问,总比自己瞎猜要好。
我记得我第一次见我婆婆的时候,她就直接跟我说:“别喊我阿姨了,喊姐吧,这样显得年轻。”当时我就乐了,觉得她这个人真挺好相处的。当然,我最后还是喊了阿姨,毕竟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对方有职务或者职称,可以考虑用他们的职务或者职称来称呼。比如,对方是老师,你可以喊“ 老师 ”,对方是医生,你可以喊“ 医生 ”。这样显得你很尊重他们的职业,也比较正式。但是,如果对方不喜欢,或者觉得这样称呼太见外,就不要勉强。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一个朋友的经历。他第一次见他岳父的时候,因为他岳父是教授,他就一直喊他“教授”。结果他岳父就很不高兴,说:“一家人,喊什么教授,喊爸!”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所以啊, 亲家见面怎么称呼 ,真的是一门学问。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最重要的是,要真诚,要尊重对方。
另外,除了称呼之外,还有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见面的时候,要主动打招呼,微笑面对对方。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吃饭的时候,要主动给对方夹菜,倒酒。这些小细节都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我建议我表妹,可以事先和你的另一半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对方父母的喜好,看看他们有什么忌讳。这样你在见面的时候,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要准备一些小礼物。礼物不在贵重,在于心意。可以是一些当地的特产,或者一些你亲手制作的小东西。这些礼物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信,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相信自己,也相信你的另一半。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尊重对方,一定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我跟我表妹说:“记住, 亲家见面 ,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尊重。称呼只是个形式,关键是你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心。”
其实,说到底, 亲家 也是一家人。只要两家人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就一定能够相处融洽。 至于 怎么称呼 ,真的没那么重要,关键是用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