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请柬,那可不只是张纸片儿,它可是开启婚礼序幕的重要一步!称呼写得好,宾客心里暖洋洋;写错了,那可就尴尬了,搞不好直接影响人家来不来。所以啊, 结婚请柬称呼怎么写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我当年筹备婚礼的时候,光这称呼就让我头大。长辈亲戚、朋友同事,关系远近亲疏各不相同,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人。还好,我研究了不少攻略,也咨询了身边结过婚的朋友,总算顺利搞定。今天我就把我踩过的坑,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
先来说说最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家庭成员称呼 。

给长辈发请柬,那必须得体现出尊重。如果是你的长辈,比如父母的兄弟姐妹,一定要写清楚“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父”、“姑妈”等等,千万别直接写名字,哪怕关系再好也不行。而且,要特别注意,如果长辈已经去世,就不要再发请柬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感。
给平辈亲戚,比如兄弟姐妹、堂表亲戚,称呼可以稍微随意一些,但也要注意场合。关系特别好的,可以直接称呼小名或者昵称,但最好在后面加上“兄”、“弟”、“姐”、“妹”等字样,显得更正式一些。关系一般的,还是建议用正式的称呼,比如“表哥”、“表姐”、“堂弟”、“堂妹”等等。
给晚辈亲戚,比如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可以直接称呼名字,或者小名昵称,后面加个“先生/小姐”也行,显得更礼貌周到。当然,如果晚辈年纪比较小,就不用加“先生/小姐”了,直接写名字就好。
说完家庭成员,再来说说 朋友和同事的称呼 。这部分其实更复杂,因为关系亲疏远近差别很大,稍不注意就容易踩雷。
最好的朋友,自然不用多说,直接称呼昵称或者外号都没问题,甚至可以写一些俏皮话,增加请柬的趣味性。但是要注意,如果朋友比较注重隐私,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最好还是用正式的称呼,以免让他觉得不舒服。
普通朋友,就用“先生/小姐”加上对方的姓名,是最稳妥的选择。这样既显得尊重,又不会显得过于亲密。
同事的称呼,要根据你在公司的职位来决定。如果你的职位比对方高,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加“先生/小姐”。如果你的职位比对方低,或者和对方平级,最好在姓名后面加上对方的职称,比如“XX经理”、“XX主管”等等。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称,那就用“XX同事”来代替,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邀请一家人来参加婚礼 。这种情况下,称呼就要更加注意了。
如果邀请的是夫妻双方,可以直接写“XX先生、XX女士 阖府”或者“XX先生、XX女士 伉俪”。前者比较正式,后者则更显亲切。
如果邀请的是一家三口或者更多人,可以写“XX先生、XX女士 全家福”。当然,如果你知道孩子的名字,也可以写“XX先生、XX女士 暨 XX小朋友 全家福”,这样更显得用心。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如果被邀请人是离异或者丧偶,称呼就要更加小心了。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是离异,可以单独邀请对方,称呼“XX先生/女士”即可。如果是丧偶,可以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参加婚礼,如果愿意,就称呼“XX先生/女士 携 XX子女”,如果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以免勾起对方的伤心事。
除了这些常见的称呼方式,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呼情况 需要注意。
比如,如果被邀请人是老师,一定要称呼“XX老师”,以示尊重。
如果被邀请人是军人,可以称呼“XX首长”或者“XX同志”。
如果被邀请人是宗教人士,可以称呼“XX法师”、“XX牧师”等等。
总而言之,结婚请柬的称呼,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力求做到准确、得体、尊重。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朋友还是觉得有点晕,没关系,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些 亲测有效的范例 ,供大家参考。
- 给叔叔婶婶: 敬呈 叔叔、婶婶 钧启
- 给表哥表嫂: 敬呈 表哥、表嫂 钧启
- 给好朋友小明: 敬呈 小明 吾兄/台启
- 给同事李经理: 敬呈 李经理 钧启
- 邀请一家三口: 敬呈 XX先生、XX女士 全家福 钧启
- 给老师: 敬呈 XX老师 钧启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在发出请柬之前,最好先和被邀请人沟通一下,确认一下他们的姓名和称呼,以免出现错误。毕竟,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称呼,就能体现出你的用心和诚意。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到正在筹备婚礼的你们,祝你们的婚礼圆满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