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怎么称呼自己?探究女皇不同时期的称谓演变

你说说,那个站在历史潮头浪尖儿上的女人,那个让整个朝堂甚至整个天下都得跟着她步调走的武则天,她私底下,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她心里,在她面对文武百官,面对天下苍生时,到底是怎么称呼自己的?这个问题听着简单,背后却藏着权力、身份、以及一个女人冲破天花板的全部故事,简直就是历史语言学里一颗璀璨又有点让人摸不透的珍珠。

你想想,从她还是个年轻得有点青涩的小姑娘,被选进宫里,得了个才人的封号开始,她是怎么称呼自己的?那会儿,肯定得规规矩矩,在皇帝面前,说“臣妾”,面对其他妃嫔,或许自称“我”,或者更谦卑些。那时候,她只是个宫墙里众多身影中的一个,称谓是身份的体现,是等级森严的金字塔里分配给她的一个标签。 武才人 ,这个称谓听起来多渺小啊,和后来那个雷霆万钧的 武则天 ,中间隔了何止万水千山,简直是两个宇宙。

后来,她从感业寺又回到了高宗身边,地位慢慢攀升。从昭仪到皇后。当上皇后,那可不一样了。她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打发的小角色,而是后宫之主,名义上母仪天下。作为皇后,她对外怎么称呼自己呢?在给皇帝的奏折里,或者在与臣子沟通时,她可能依然会用“妾身”之类的谦称,毕竟名义上她还是臣属于皇帝的。但权力这个东西,它会侵蚀掉那些旧的规矩。特别是当她和高宗并称“二圣”,甚至很多朝政都由她说了算的时候,她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知肯定已经在变化了。

武则天怎么称呼自己?探究女皇不同时期的称谓演变

有没有史料确切记载,作为皇后时,她有没有在某些场合,比如私下的决定或者给心腹下令时,偶尔冒出个“吾”或者别的什么?这个真的很难说,史书嘛,写得都很正式,那些日常里、权力交锋中心底里的真实自称,恐怕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权力的膨胀,那些低眉顺眼的称谓,在她心里分量越来越轻了。

真正的质变,是她成为皇太后,开始“称制”的时候。这时候,高宗去世,大权在她手里攥得死死的。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太后,辅佐太子(或者说她立的傀儡皇帝),但实际上她已经是大唐王朝真正的掌舵人了。这时候,她开始下诏书,开始批阅奏章,开始召见臣子。在这样的语境下,你觉得她还会用“妾身”吗?绝不可能!她需要一个代表最高权威的称谓。这时候,她开始使用“ ”或者“ ”。

”这个字,可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能用的。自秦始皇开始,它就成了皇帝的专属。代表着天命,代表着独一无二的至高权力。当一个女人,一个皇太后,开始在正式诏书里、在朝堂上用这个字来指代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宣言。她不是在辅佐谁,她就是在发号施令,她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那个字眼儿,沉甸甸地从她嘴里吐出来,或者写在金光闪闪的诏书上,当时的臣子们心里该是多大的震动?有人肯定觉得大逆不道,有人或许觉得理所当然,但无论如何,那个“ ”字,就是武则天权力膨胀最直观、最响亮的注脚。

再来说说“ ”。这个字,在古汉语里也是第一人称,用途比“我”更广,有时候皇帝也会用,比如在一些诏书里,或者表示亲切(但对臣子用亲切也不太可能),更多时候是表示一种自我的强调。皇太后称制时期,她用“ ”来表达最高权力的合法性(至少是她自己赋予的合法性),用“ ”可能是在某些特定场合,比如相对没那么正式,或者想要表达某种个人意志时。这就像一个巨大的信号,告诉所有人:听着,这是我的决定,我, ,武某人的决定!

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铺垫,是通往那个最终、也是最具代表性称谓的台阶。到了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这称号已经非常接近皇帝了。而到了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她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废唐立周,登基称帝。

从这一刻起,那个最具分量、最能代表她的称谓正式固定下来,而且是名正言顺、天地认可(至少在她自己看来)的:

她就是 了。一个女人,当了皇帝,而且像模像样地,坐在那个龙椅上,接受百官朝贺,处理国家大事。当她说出“ ”的时候,那声音里该有多少复杂的情感?有胜利的喜悦,有权力的满足,或许还有一丝丝对抗世俗的孤寂?谁知道呢。但那个字眼儿,再也不是借用,不是代行,而是完全属于她的了。她是独一无二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

这个“ ”,在她口中说出来,意义远超男性皇帝。对于男皇帝,“朕”是理所当然的继承。对于她,“朕”是挣来的,是抢来的,是打破了几千年规矩硬生生创造出来的。每一个音节里,都带着和男权世界的对抗,都凝结着她一路走来的血雨腥风和步步为营。

她有没有别的自称呢?比如私底下,对太平公主,对狄仁杰这样的心腹,会不会有更人性化一点的称谓?或许会吧,史书不会记载这些,但你可以想象。可能在极少数放松的时刻,她也会说“我”,或者用更私人化的称呼。但那都是在权力金光照耀不到的角落。一旦回到朝堂,回到处理政务的状态,她就是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她登基后,给自己造了字。比如“照”字,她把中间的“日”和“月”改成了“明”,意思日月当空,普照天下。这其实也是一种语言上的自我宣告,一种通过文字来强化自身形象和统治合法性的手段。虽然不是直接的自称,但它和她使用“ ”一样,都是在玩转权力的语言游戏,都在构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符号系统。

所以,如果你要问 武则天怎么称呼自己 ,最标准、最具历史分量、也最能代表她身份和权力的称谓,就是“ ”。而这个“ ”字,从她嘴里说出来,远比从任何一个男性皇帝嘴里说出来,都要来得震撼,来得有故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代词,它是她传奇一生的缩影,是一个女人如何攫取并稳固最高权力的语言标记。从一个不起眼的 武才人 ,到权倾天下的皇太后自称 ,最终成为定鼎天下的女皇,唯一的 。她的称谓变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权力进阶史,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称谓的更迭,都伴随着地位的提升和野心的膨胀。到了最后,那个 字,就矗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她,一个女人,曾经主宰了整个帝国。那感觉,多酷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